集体备课范例.doc

集体备课范例.doc

ID:55433252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5-13

集体备课范例.doc_第1页
集体备课范例.doc_第2页
集体备课范例.doc_第3页
集体备课范例.doc_第4页
集体备课范例.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体备课范例.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并正确读写课文出现的部分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激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4、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重点:  通过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重点词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蟋蟀的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阅读《昆虫记》这本书。教学流程:         

2、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感知大意。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对于蟋蟀,你了解多少?师生交流,汇报搜集资料情况。(大屏幕展示蟋蟀图片)  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叶圣陶笔下的爬山虎、领略了植物王国中爬山虎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参观一下大昆虫学家法布尔笔下的《蟋蟀的住宅》,你们有兴趣吗?(板书课题并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一)目标导读1、出示导读(1)初读课文,圈划字词,自学字词。(2)标出自然段序号。(3)力求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不会读的字作标记,查字典自学。2、学生明确读书目标。(二)自主探

3、究(三)合作交流1、小组内互读互查字词认读情况。2、组内分段轮读课文,纠正字音。(四)展示提升(1)出示词语,用多种方式认读。(2)强调难写难读的字,并适当写一写,加深记忆。(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字音。(4)说说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一)目标导读。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二)学生自主探究读书、批划。(三)合作交流。(四)展示提升。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住宅的”。)2、梳理文章层次。 

4、 第一段:(1)蟋蟀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第二段:(2——6)蟋蟀住宅内外的特点。  第三段:(7——9)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3、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四、巩固练习。  1、抄写生词,把你认为难写的字提出来。随机指导“搜、抛……  2、选择正确读音。     洞穴(xuéxuè)   粗糙(zàoc?o)     慎 (shènsèn)   重即(jíjì)使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蔽——柔弱——简朴——慎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理解内容,体会情感,领悟写法。教

5、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词,同位互相检查,及时改错,必要时集体订正。   2、回顾课文大意。3、还有什么疑问?二、精读课文(2——6段),领悟蟋蟀住宅的特点。(一)目标导读:法布尔眼中的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子的,具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读读二至六自然段,看看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二)自主探究(三)学生合作交流。(四)点拨提升: 1、选址。A、齐读有关这一内容的段落。(第二自然段)B、比较一下蟋蟀和别的昆虫选择住宅的住址有什么不一样呢?(别的昆虫:临时的隐蔽所。蟋蟀:不肯随遇而安)C、你是怎样理解“随遇而安

6、”的意思呢?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D、大家知道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地选择住址,那它是怎样地选择的呢?谁来说出相关的句子来。E、蟋蟀和别的昆虫不同,那你们喜欢哪个呢?为什么呢?F、蟋蟀不肯随遇而安,那么它是怎样做的呢?H、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的时候,你看见别的昆虫在为寻找安全的住宅而忙碌的时候,自己却有一个非常舒服的住宅时,你的心会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想象、发言)2、工具。 为什么人们对它们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呢?3、内外情形。A、你对蟋蟀住宅内外的哪

7、一特点感受最深,谈谈体会。B、蟋蟀用如此柔弱的工具,挖掘出这样的住宅,作者看后由衷地称赞这是伟大的工程,你有同感吗?C、用自己的话赞美蟋蟀。三、精读课文7——9段,了解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过渡:我们了解了蟋蟀是怎样选择住宅的住址的和它住宅的特点。这么了不起的住宅它又是怎样挖掘的呢?(一)目标导读:默读课文7——9段,了解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二)自主探究。(三)合作交流。(四)展示提升。1、作者为什么把蟋蟀的洞穴称做是“住宅”呢?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写法?2、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还说是个“伟大的工程”,你觉不觉得有点太夸

8、张了?默读文中相关段落,想一想为什么?(学生可能会结合蟋蟀的弱小及住宅建造方面来回答,引导学生抓住修建时的动作词来理解)3、你对这个工程的设计者、施工者怎样评价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