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doc

浅谈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doc

ID:55489664

大小:31.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5-15

浅谈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doc_第1页
浅谈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浅谈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学生规则意识的培养“没在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规则意识也就成为文明的标志,规则意识越强,公民的素质就越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学校要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教育与培养。那么学校规则意识的培养应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规则”该如何制定。如果有人问现在谁最讲游戏规则,我认为那就是孩子。在学生的课余生活中,经常有一项是打乒乓球,在活动中一位同学先当“王”,后面的同学要“取格”,只有取到格的同学才能继续打,并且还可以夺“王”。如果没有取到格,那对不起,只能下台,再排队。在活动中不

2、论是身材高大的或者高年级的同学无一例外的在遵守着游戏的规则。那么这样遵守“游戏规则”的孩子,却为什么在校不遵守校规,在家“横行霸道,做事任性呢”?为什么总有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伤亡的悲剧发生呢?为什么总有学生在学校的楼道里嘻戏打闹,致使意外伤害的事频频发生呢?如果我们从孩子的“游戏规则”中进行分析,就能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培养孩子良好规则意识的途径。1、谁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孩子。孩子的“游戏规则”是孩子制定的,这些规则不是任何教科书或者成人告诉的,不是别人规定的,也不是成年人代替孩子制定的。由于孩子是自己“游戏规则”的制定的,所以,他们明

3、白自己的规则,体现了孩子的成就感与参与感,从本质上体现了规则的公平与平等性。基于此,孩子有遵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不是被动的。2、不遵守规则会怎么样——惩罚。既然是规则,就要有一定的约束力,规则的约束力表现在其具有一定的惩罚性。孩子们肯定清楚,如果不按规则玩游戏,就会被淘汰出局,多次被淘汰出局,最后就再没有跟他玩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没有人跟我玩”这是一种非常严厉的惩罚。通过分析我们看到,只有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才能让孩子遵守规则,从而为养成良好的规则意识提供前提。二、“规则”该如何实施。反思我们学校的许多规章制度,大都是以我们成人的眼光和成人思

4、维的角度,给学生制定许多禁止性的规定,而学生只是一个执行者,这种被动的执行带来的后果只能是一种潜在的逆反。“规则的制定者,注定是规则的受益者”。从这个角度出发,在规则的实施中要做到:1、让学生参与到规则的制定中来。有一位教师在上教学“交友中要注意的原则”时,他一改过去先是告诉学生交友的原则是哪些,然后要求学生怎样按照此原则去做的授课方法,而是先发给每人一个小纸条,让学生写出自己“最好的朋友”,然后在全班进行统计,结果有几位学生成为班上许多人的“好朋友”,接着教师让大家找一找这些同学为什么能够成为这么多同学的好朋友。通过大家的分析,在这些同学身上找出

5、了许多的优点,教师将学生找出的优点进行归类,就形成了“交友中要注意的原则”。如果我们将此方法进行迁移,可以用在学校许多规则的制定上。如班规的制定,也可以让每个学生写几条,如:“你认为我们班同学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经过讨论、筛选、归纳、确定到最后的执行。这样,以规则的形成过程,达到了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这样做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也是规则平等性的重要体现。同样,我们还可以将这样的方法,运用到对学校的课间管理、环境管理等方面。2、让学生了解规则,逐渐提高对规则的认同度。让规则的遵守者了解规则,这是规则意识的首要内容。但是规则

6、是带有普遍性的。因此,如果没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就不可能理解规则的意义。在学校有些规则可以通过上面的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规则的形成和制定,但有些规则不可能由学生直接参与制定,如《交通规则》、《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对此,我们仍然可以让学生了解规则,提高学生对规则的认同感。对于一个学校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必须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普遍性程度较低的规则着手,逐渐提高到普遍性程度较高的规则;从学生现有的理解能力与实践经验为基础所认识的规则,逐渐提高到比较抽象的规则。3、开展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强化规则意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7、,学生认知也有其自身的规律。通过活动的开展,学生去感受和体验规则,对于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针对交通安全与遵守交通规则,我们可开展“我当一天小交警”等主题活动;要求学生不要践踏草坪、要爱护小树,我们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参加种草、植树等活动,将学生自己的劳动融于其中,这样让其感受到劳动的艰辛与生命的可贵,才能更好的树立起“爱护花草树木”的规则意识。三、“规则”该如何去执行。学生了解、明白了规则,并不一定就意味着有了规则意识,因为规则意识重要的是要培养自觉遵守规则的愿望。一方面,学习规则的最终目的是要遵守规则,另一方面,具有规则知识的人并一定

8、就遵守规则,而可能相反,越能违反规则的人可能就是非常了解规则的人。比如,罪犯中的惯犯,大部分是特别熟悉法律的。所以我们在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