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课教学设计.doc

ID:55736670

大小:2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课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5《守株待兔》优质课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5.守株待兔【教材分析】《守株待兔》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感知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是一件极偶然的事情、那个种田人“白捡”到野兔后“乐滋滋”的心情和盼望天天能捡到野兔的心理,懂得不要把一件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是会不断发生的事情,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悟出他“不劳而获,心存侥幸”的错误。[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

2、笑话的原因。背诵课文。3.能说出“阅读链接”《南辕北辙》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领悟故事蕴含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7页共7页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1.大家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故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评议,补充指导。)2.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寓言故事,那时的寓言是用古人的书面语写成的,也就是文言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板书课题,学生齐读。)二、初读课文,探

3、究初成1.出示本课生字,读准字音。(1)重点指导“耒”。(课件出示“耒”字的汉字演变图)(2)学习生字“冀”。“冀”现在是河北省的简称。(与“翼”比较不同之处)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3.再读课文,注意语速和停顿。(1)回忆如何朗读文言文。学生自由练读,试着划分朗读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感知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第7页共7页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课件出示: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3)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读准停顿。4.齐读。三、细读课文

4、,了解文意1.小组合作,借助注释翻译句子,并交流探讨难理解的句子含义。2.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1)汇报通过合作学习仍未解决的问题。(2)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3)指导朗读:放缓语速,适当停顿,重读你想要强调的位置,体现古文的韵味。(4)师生合作读,教师读翻译,学生读原文,加深对课文大意的理解。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指名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第7页共7页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2.指名朗读课文,集体评议。二、展开想象,讲述故事,感悟寓意1.读课文,想想怎样才能将故事讲得更加生动。2.师引导想

5、象:(1)“兔走触株”中的“走”字是什么意思?(跑)兔子当时是怎样跑的?(特别快)还有哪些词也表示快的意思?(快如闪电、疾驰、飞奔等)(2)野兔为什么这样拼命地跑?(学生猜想:有可能它遇到了猛兽或者猎人,正在逃命。)师小结:正是因为特殊的原因,这只野兔急于逃命才慌不择路跑到了种田人的地里,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而死。那么可以知道这只野兔撞死在种田人地里的树桩上是一种巧合。(3)种田的人看到撞死的野兔是什么心情?(高兴)还有哪些词也表示高兴的意思?(心花怒放、喜出望外、眉开眼笑等)他会怎样处理这只野兔呢?(他可能会美餐一顿或将兔子卖了换钱。)师小结

6、:种田人将野兔捡回家后,他又产生了怎样的想法?他又是怎样做的?(4)“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他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想:万一有兔子再撞到树桩上,我就又可以吃到美味的兔肉了。)第7页共7页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5)对于他的这种想法,你怎么评价呢?(板书:心存侥幸)结果会怎样呢?(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6)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宋国人嘲笑?3.观察课文插图,学生展开想象讲述故事,鼓励学生用上自己喜欢的词语。指名讲故事。(配上图片,给予提示)4.师总结:同学们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这样讲出来的故事会更加具

7、体生动。三、感悟道理1.读了这则寓言,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学生自由发言)(自己不主动努力,怀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得到意外的收获是不对的。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才能有所收获。)(板书:心存侥幸一无所获)师总结:不要幻想不劳而获,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们学这则寓言获得的启示,也是我对你们最大的期望。2.配乐朗读,熟读成诵。(1)播放古筝曲,学生随着曲子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和抑扬顿挫的节奏感。(2)试着背诵。第7页共7页新统编版三年级下语文优质课教学设计四、阅读链接1.学生默读故事,思考:这则寓言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呢?(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

8、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最终离楚国越来越远。)2.那么这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一意孤行,不听别人劝告)3.故事中的人由于不听别人劝告,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