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pdf

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pdf

ID:55748258

大小:420.49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06

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pdf_第1页
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pdf_第2页
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pdf_第3页
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pdf_第4页
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11卷第11期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1.11,No.112013年11月JournalofSouthwest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Edition)NOV.2Ol3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向春香,李宜琮(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重庆400715)摘要:蚕织图描绘了我国古代栽桑、养蚕、织布等与蚕织相关的劳作过程,是我国古代耕织文化的一种载体。蚕织图在发展演变中,从民间的蚕织画发展成为一种宫廷绘画题材,从一种科普性的图谱演变成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它在国内的流传路径大致有三

2、种:白下而上、自上而下以及平级流传。在流传过程中,各地官府发挥了推动作用。清代以前,蚕织图主要在画者之间流传。不同时代的画者在创作蚕织图的过程中,融人了不同时代的特征和个人风格。清代以后,出现了蚕织图的衍生作品,如年画、瓷器、彩绣画、景区、彩廊、墨锭、屏风、外销画等。蚕织图不仅在国内流传,而且还流传至国外,主要在日本、朝鲜流传,并且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关键词:蚕织图;演进;衍生;流传中图分类号:K82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79(2013)11—0072—06蚕织图记录了我国古代蚕织的生产过程,描绘彩廊、墨锭、屏风、外销画

3、等。了我国古代栽桑、养蚕、织布等与蚕织相关的劳作过蚕织图不仅在国内历代流传,版本众多,出现了程。蚕织图在历代的发展演变中经历了南宋和清代众多的衍生作品,而且还流传至国外,传入日本、朝的两次发展高峰,从一种民间绘画形式发展成为一鲜,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国外,蚕织图对日本的影种宫廷绘画题材,从一种科普性的图谱,演变成为具响最大,日本人摹刻的版本最多,且融入了日本的绘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画风格。清代以前,蚕织图主要在画者之间流传。画者一在创作蚕织图的过程中,融人了时代特征和个人风、蚕织图在国内的流传与演进格。在流传过程中,各地官府发挥了推动作用。

4、南宋时,楼璃作《耕织图》(其中耕图21幅、织图24(一)蚕织图的流传幅)。此后,各地官府为劝课农桑均绘制蚕织图,印蚕织图从南宋楼璃本到清代焦秉贞本,其画目、发给百姓。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楼璃的画面内容都有增减,前后顺序也有变化,反映了不同《耕织图》被编入《便民图纂》。清代是蚕织图发展的时代的风貌,也是适应不同需求的结果。蚕织图在鼎盛时期。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皇帝第二历代的流传中,其路径大致有三种:自下而上、自上次南巡时,意外获得南宋楼瑶的《耕织图》,感慨织女而下以及平级流传。和农夫之辛苦,遂命内廷供奉焦秉贞以楼璃原

5、作为1.自下而上的流传路径基础绘《御制耕织图》(其中耕图和织图各有23幅)。该路径以南宋楼璃的《耕织图》和元代杨叔谦的蚕织图逐渐成为一种绘画题材,其作品在文人、画家《农桑图》为代表。他们作为一般官吏,主要负责管之间的流传也变得频繁。清代中晚期,出现了蚕织理百姓事务。楼瑶之《蚕织图》进呈高宗后,即蒙玉图的衍生作品。蚕织图的画面被“移植”到其他载体音嘉奖。而杨叔谦之《农桑图》呈上披览后,亦深得上,或以其他形式呈现,如年画、瓷器、彩绣画、景区、圣心。蚕织图顺应了统治者的需求,符合古代帝王*收稿日期:2013—06—20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

6、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蚕织图谱流变与传播功能研究”(SWU1309354),项目负责人:向春香。作者简介:向春香(1987),女,重庆铜梁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通信作者:陶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第11卷第11期向春香等:我国古代蚕织图的演进与流传探究的治国之道,因此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借帝王的光图与楼图有较大不同;唐寅则将蚕织图改绘成室外环,极大地提升了其影响力。山水画;仇英所作蚕织图浮艳华丽,与楼图相去甚2.自上而下的流传路径远。蚕织图在画者之间的流传情况如图1所示。该路径主要是指各地官府将自制蚕织图以及御(

7、二)蚕织图的衍生作品制蚕织图向普通百姓广泛印发,以劝课农桑。南宋清代以后,除了流传的蚕织图绘画版本以外,还时,因受到楼璃《蚕织图》的影响,各地官府均绘制蚕出现了蚕织图的衍生作品,即将蚕织图的画面“移织图,向百姓印发。元延祜五年(1318年),司农司植”到其他载体上而以其他形式呈现的作品,如年苗好谦编写《栽桑图说》,将元初李声临摹的楼瑶《耕画、瓷器、彩绣画、景区、彩廊、墨锭、屏风、外销画等。织图》一同编为《农桑图说》,印发给老百姓。明代官以这些形式呈现的蚕织图显然已成为艺术欣赏的对吏宋宗鲁、邝瑶所作《蚕织图》亦属此类。清代以焦象,成为一种装饰画

8、供人欣赏,使蚕织图这一绘画题秉贞所绘御制《蚕织图》为代表,包括民间的什邡本、材向更广的范围拓展。何太青本、光绪木刻本、吴友如本等,这些版本的流传皆为自上而下。[清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