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初中滑轮及练习 1 .doc

练习初中滑轮及练习 1 .doc

ID:55756595

大小:263.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05

练习初中滑轮及练习 1 .doc_第1页
练习初中滑轮及练习 1 .doc_第2页
练习初中滑轮及练习 1 .doc_第3页
练习初中滑轮及练习 1 .doc_第4页
练习初中滑轮及练习 1 .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练习初中滑轮及练习 1 .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简单机械知识归纳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2.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O”(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1”(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3.杠杆平衡的条件: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静止(或匀速转动)时,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公式:F1·L1=F2·L2(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个平衡条件也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 4

2、.三种杠杆:  (1)省力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镊子,理发剪刀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是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跷跷板)5.滑轮定义: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  6.定滑轮:(1)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定滑轮。(2)特点:改变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等臂杠杆)(3)当拉力方向改变时,拉力大小不变。7.动滑轮:(1)轴随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2)特点:省一半力

3、,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费距离.(省力杠杆)(3)推导:因为L1>L2(L1=2·L2),所以2·F1=F2=G;S=2h实验发现:F1=(G物+G动)·0.5 (4)拉力方向改变时,拉力逐渐变大。8.滑轮组:(1)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2)确定绳子股数方法:a.确定定,动滑轮b.定动滑轮之间画虚线c.数出虚线下方与动滑轮相接触的所有绳(3)“奇动偶定”(绳子股数)判断起始端在定滑轮还是动滑轮(4)F=(G+G动)/n(n大于等于2);S=nh练习题:1、画出图1的力F的力臂。2、画出图中杠杆OA的受力力臂。3.由两个动滑轮和两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站在地面

4、的人用力向下拉绳,提起重为1000N的物体.问:(1)若不计摩擦和滑轮的重,所用拉力F是多大?(2)若实际所用拉力F为300N,则动滑轮总重是多少?(3)物体升高0.1m时,绳子的自由端所移动的距离是多少?4、如图7,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5、在图10中画出使用滑轮组提起物体时最省力的绕绳方法。如图11所示,用裁纸刀裁纸。加在裁纸刀上的动力为F.支点在O点,请在图11中画出其对应的动力臂L。练习题一、杠杆1、杠杆是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的;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叫做,常用字母“”表示;作用在杠

5、杆上,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常用字母“”表示,沿着该力的方向,向两边延长所画的直线叫做;作用在杠杆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常用字母“”表示,沿着该力的方向,向两边延长所画的直线叫做。2、力臂:就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实际就是在几何学上,到的距离)。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常用字母“”表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做,常用字母“”表示。3、画出下列(1)-(7)杠杆的对应力臂。4、如图(8)所示,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在探究时,一般将杠杆的中心(即杠杆的)支撑在支架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杠杆的重力通过,避免杠杆本身的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在未挂钩码

6、时,螺母A、B的作用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力的力臂与杠杆,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挂上钩码后,发现杠杆未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则应。5、杠杆平衡条件是,其数学表达式是;这个平衡条件是发现的原理。6、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以把杠杆分为三种情况:其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杠杆,它虽然省了力,却费了;另一种是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杠杆,它虽然费了力,却省了;还有一种是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杠杆,它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却能;天平是杠杆。7、用一根轻质硬棒撬起一重600N的石头,其动力臂是1m,阻力臂是20cm,撬起这块石头至少要N的动力。8、在一根轻质杠杆上,已知动力是100N,

7、阻力臂是30cm,则:(1)若阻力是500N,那么动力臂是m;(2)若动力臂是5dm,那么阻力是N;(3)若阻力与动力之比为4∶1,那么动力臂是m;(4)若动力臂是阻力臂的3倍,那么阻力是N。9、如图,OA∶AB为2∶3,已知F=200N,那么物体受到的重力为多少N?物体的质量为多少kg?若物体是一个边长为5dm的实心正方体,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g=10N/kg)10、如图(10)所示,在杠杆上的A点挂一重物,在C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试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和力臂.11、在图(11)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