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王爱民.doc

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王爱民.doc

ID:55759158

大小:1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06

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王爱民.doc_第1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王爱民.doc_第2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王爱民.doc_第3页
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王爱民.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数学总复习研讨会交流发言稿-王爱民.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抓纲务本夯实基础提升技能轻松迎考——2016年中考研讨会数学发言稿清水五中王爱民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九年级数学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但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复习并掌握初中三年所学的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序地开展复习工作。近几年中考试题都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体现了“立足基础、考查能力、加强应用”的中考指导思想,具有以下特点:知识考查基础化;题材选择生活化;能力要求层次化;思维模式开放化;试卷结构稳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有序的开展复习工作。下面根据我校初三数学复习情况,从两个方面谈一些不太成熟的复习建议和备考策略。一、抓纲务本,明确复习思路,制订复习计划。开学

2、初数学备课组认真分析了《中考会考指导》,在制定计划、习题选择、考题编制、分层推进、课堂时间分配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订复习计划,并将计划告诉学生,给学生以积极心理暗示——复习是有计划、有措施的,一定能顺利完成。我们将复习分为五个阶段:(一)结束九年级下册内容,时间大致定为开学——3月中旬(第1周——第3周)。重点是复习二次函数和圆,讲解《满分训练法》中与二次函数和圆有关的练习题。(二)第一轮复习:全面讲解《中考会考指导》。时间大致定为3月中旬----5月中旬(第4周——第12周)。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熟练基本方法,做到全

3、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1、发放《中考会考指导》,让学生对照《中考会考指导》考点要求复习,有针对性、实效性。2、版块复习:以课本为主,进行版块复习。按初中数学知识体系,把初中全部内容归纳成下面10个版块: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及其图象、几何初步知识与三角形、四边形、相似形、解直角三角形、圆、视图投影与图形变换、统计与概率。大约共用61课时。在每一知识块中,要渗透一些实际应用题、动态探索题,既提高学生兴趣,又减轻了第二轮复习的难度和负担。3、传授复习方法:复习方法对学生终身受益。要求学生在教师复习之前就复习内容进行整理,教给学生整理方法,如列

4、表复习各类四边形性质与判定,三角函数、各类函数性质等等;提纲复习圆的有关性质、数与式等等;对比复习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类比复习解方程与解不等式等等。在这一阶段特别注意协调其他学科课外复习时间利用,避免前松后紧的现象。(三)第二轮复习:中考套题集中训练。时间大致定为5月中旬----5月底(第13周——第14周)。复习的目的是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第一轮复习的延伸和提高。根据历年中考试卷命题的特点,在集中训练中注意选择以下类型题目:应用型问题;突出科技发展、信息资源转化的图表信息题;体现自学能力考查的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应变能力的图形变化题、开放性试

5、题。(四)第三轮复习:真题模拟训练,提高应试技能。时间大致定为6月初(第15周——第16周),重点是加强解题指导,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及应试能力。(五)回归课本:回味复习,做到三“通览”,一“不钻”。时间大致定为第16周到第17周。在中考的前一周,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指导学生回到课本复习,利用课堂至少要通览一遍数学书;通览一遍错题集;通览一遍复习阶段的所有试卷。从而实现巩固知识要点,提升实战能力的目的。在这一阶段一定要求学生不要去钻研深题和难题。二、复习中须注意的几个问题1、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实际,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分类推

6、进。具体做法:(1)分层要求:在课堂上,对后进生采取“低起点、多归纳、快反馈”的策略;对中档生,严格要求,解题要严密、细心,使其不因此造成常规题失分;对尖子生,要求他们出奇招、有创意,力求精益求精。(2)小组指导: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编组,每周补差习时间辅导,作业尽量进行面批面改。2、注意应试心理培训。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心态决定成败。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不光是学生,老师也是一样。在中考复习时,避免因老师过度的紧张而造成学生过多的压力。3、复习中应注意“四多四少”。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指导,少一些灌输。多一些讨论,少一些讲解。多一些简、易、新,

7、少一些繁、难、旧。总之,在九年级数学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才能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相信,有各位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有每一位教师辛苦努力和付出,有每一位学生的刻苦学习和拼搏,在2016年的中考中,我们会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