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经典之庄子篇.ppt

传统文化经典之庄子篇.ppt

ID:55785646

大小:41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6-01

传统文化经典之庄子篇.ppt_第1页
传统文化经典之庄子篇.ppt_第2页
传统文化经典之庄子篇.ppt_第3页
传统文化经典之庄子篇.ppt_第4页
传统文化经典之庄子篇.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传统文化经典之庄子篇.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2014年)传统文化经典(《〈论语〉选读》)的理解和评价(2015年)传统文化经典的理解、分析和评价8/13/20211传统文化经典复习------庄子篇8/13/20212例题一庄周游于雕陵之樊,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jiǎn,通“褰”,用手提起)裳躩(jué,快步)步,执弹而留之。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suì,责骂)之。《庄

2、子·山木》1.源自这段文字的熟语有“”。(1分)2.根据上面文字,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庄子有关“利”的观点的看法。(4分)8/13/20213第一类答案1.庄子以这样的文字告诉我们世间万物都是因为利益而互相关联的道理,更告诉我们要纵观大局,懂得敬畏。正如螳螂捕蝉,异鹊捕螳螂,庄子弹异鹊,事物之间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2.材料中写到螳螂因为捕蝉、异鹊因为看到螳螂而没有看到后来的事情,说明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现实中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远大的理想。8/13/20214政治修身哲学庄子8/13/20215政治修身哲学庄子无为而治

3、逍遥自由精神独立不为名利所累不与人相争天下有道顺其自然安之若命物极必反8/13/20216为政(1)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治世的最高境界是,不崇尚贤才,不重用能人。君主如树枝恬淡无为,百姓如野鹿放而自得。(2)君顺物而动,随天而行,无为而治。国君要顺应万物和天地的客观规律而行动,自己不胡乱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3)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西汉司马谈)无为,就是不做超越物情的事,也不做落后物情的事,遵循自然规律就能治理好天下。8/13/20217修身(1)知天乐者,无天怨,无人非,无物累。

4、知道真正快乐的人,不怨天,不尤人,不受万物牵累。(2)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3)以众小不胜为大盛。在一些平常的小问题上,不与世俗之人胜负,而在大的方面取得胜利才是真胜利。8/13/20218哲学(1)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用很薄的(刀)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2)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

5、。(3)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事物是可以互相转化的。8/13/20219例题一庄周游于雕陵之樊,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蹇(jiǎn,通“褰”,用手提起)裳躩(jué,快步)步,执弹而留之。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suì,责骂)之。《庄子·山木》1.源自这段文字的熟语有“”。(1分)2.

6、根据上面文字,结合现实谈谈你对庄子有关“利”的观点的看法。(4分)8/13/202110第二类答案1.材料中写到来自南方的异鹊见到利益而忘记了本真。正像现实中的一些人,得到了眼前的利益而沾沾自喜,忘记了这背后的困难和险境,忘记了要有更长远的眼光,最终被社会潮流所吞没。2.庄子认为事物不能逐利而走,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眼中只有利益,这样无疑是不对的。我们不应只是作为逐利者,更应该变得无为自在,不为世俗所拘束,不为外物所拘束。3.螳螂和异鹊在利益面前得意忘形,不知危险将至,庄子借此告诉人们不可见利而忘了自身安危,丢失本心甚至性命。对此

7、我表示赞同。现实中有很多人被眼前的利益冲昏了头脑,不居安思危,有时甚至可以为了利益牺牲一切。或许,见利思危方能有备无患从容淡定。8/13/202111例题二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①,非吾所谓臧②也;……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庄子·骈拇》)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注:①曾、史:曾,曾参,春秋时孔子弟子;史,史鳅,春秋时卫灵公之臣。二人以仁孝忠义著称。②臧,完美的意思。)两段文字鲜明地反映出庄子的一种人生态度,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8、)8/13/202112例题三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鸟也,非以鸟养鸟也。若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浮之江湖,食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