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与成人不同情绪刺激调节效应的差异.pdf

青少年与成人不同情绪刺激调节效应的差异.pdf

ID:55806952

大小:1001.31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6-03

青少年与成人不同情绪刺激调节效应的差异.pdf_第1页
青少年与成人不同情绪刺激调节效应的差异.pdf_第2页
青少年与成人不同情绪刺激调节效应的差异.pdf_第3页
青少年与成人不同情绪刺激调节效应的差异.pdf_第4页
青少年与成人不同情绪刺激调节效应的差异.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青少年与成人不同情绪刺激调节效应的差异.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理科学JournalofPsychologicalScience2014,37(3):601—609青少年与成人不同情绪刺激调节效应的差异桑标'邓欣媚(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上海,200062)摘要旨在探究增强调节和减弱调节调节效应量的年龄差异。通过两个实验系统考察青少年和成人对不同情绪刺激使用不同调节策略时,调节效应的差异。实验1采用“情绪反应性一调节图片任务(REAR—ITask)”考察了35名青少年和35名成人情绪调节的效应量。实验2进一步对情绪图片的唤醒度进行分组(

2、高唤醒/低唤醒),考察了59名青少年和59名成人情绪调节的效应量。结果验证了研究假设:整体而言,对不同效价和唤醒度情绪刺激采用增强调节或减弱调节时,成人的调节效应量均大于青少年,对正性情绪的减弱调节方面尤为明显。关键词增强调节减弱调节情绪调节效应情绪唤醒度情绪效价以往研究指出,个体的情绪调节随着年龄的增1引言长日益成熟(Hay&Diehl,2011;Larcom&Isaacowi-青春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暴风骤雨期”,从青tz,2009)。随着个体社会化水平的逐渐提升,认知少年早期到成年早期,急剧的身体发育、激素水平变能力的成熟发展,青少年

3、的情绪调节变得越来越高化和社会化挑战(例如,进入新的学习环境、Et益复效。例如,在实验室条件下,年长的青少年在参与对杂的人际互动、繁重的学业压力)带来情绪激荡(ca—自身情绪感受进行调控的任务时比年幼的青少年表seyeta1.,2010)。因此,揭示个体情绪调节加工过现出更大的优势。按照指导语的要求,他们能够在程的发展对深化情绪发展的理论研究,以及为青少更大程度上减弱自身的负性情绪体验(Silverset年情绪问题提供干预依据均具有重要意义。a1.,2012)。以往情绪调节的研究多从情绪体验的情绪调节是对情绪的反应倾向,如生理反应、表效价和

4、唤醒度两个基本属性(Kuppens,Oraveez,&情行为、主观体验的改变过程(Gross,1998;Gross&Tuerlinckx,2010)进行考察。效价指个体对情绪刺Levenson,1993)。情绪调节是一个多水平和多维度激所表达的愉悦程度,例如:赏心悦目的风景画可以的加工过程,个体情绪调节的效应受到很多因素的作为正性效价的情绪刺激、令人畏惧的眼镜蛇可以影响(Coats&Blanchard—Fields,2008)。按照调节作为负性效价的情绪刺激。唤醒度则指个体对情绪的目标和效果分类,情绪调节策略可分为增强调节刺激所表达的强烈程

5、度,例如:赢得比赛狂喜的图片(Upregulation)和减弱调节(Downregulation)。增强可以作为高唤醒度的情绪刺激,相较而言,风景画则调节是指那些使情绪体验得以增强和最大化、使情仅产生较低的情绪唤醒度。尽管很多研究对情绪调绪的行为反应和表达扩大的调节策略;减弱调节是节的发展作出了不同侧面的阐述,但以下几个问题指那些能够使情绪体验减低和最小化、使情绪的行值得进一步探讨。为反应和表达减弱的调节策略(Krompinger,Moser,首先,以往研究更多关注不同的情绪效价,而国&Simons,2008)。不同情绪调节策略对不同情绪内

6、外很少研究综合考虑情绪效价和唤醒度两个方刺激的调节效果在情绪体验和躯体反应方面具有很面,系统地考察情绪策略使用效果的年龄差异。第大的差异。例如,习惯性地使用减弱调节策略能够二,就情绪效价而言,大部分研究都关注对负性情绪降低由极端情绪引发对生理反应的负面影响的调节(Silvers,McRae,Gabrieli,Gross,Remy,&(Giuliani,McRae,&Gross,2008),减弱调节能够降Ochsner,2012)。然而,对正性情绪的调节也是揭示低负面情绪体验,促进情绪调节技能(Gross,情绪调节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尤其在中

7、国等较强2001),习惯性地使用增强调节则会使个体的负面情调人际和谐、遵循社会等级,提倡谦虚和自制,摒弃绪体验延长(Rusting&Nolen—Hoeksema,1998)。骄傲和自满等品质的文化背景下(Eid&Diener,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1371043)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0JJDXLX001)的资助。通讯作者:桑标。E—mail:bsang@psy.ecnu.edu.cn心理科学2001;Fung&Jin,2011;Novin,Rieffe,&Mo,采用2(年龄:青少年、成人,被试间

8、变量)×32010;Scollon,Diener,Oishi,&Biswas—Diener,(情绪刺激:正性、中性、负性,被试内变量)X3(调2005),对正性情绪调节的探讨具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