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基本态势分析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基本态势分析

ID:5581720

大小:1.00 MB

页数:80页

时间:2017-11-16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基本态势分析_第1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基本态势分析_第2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基本态势分析_第3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基本态势分析_第4页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基本态势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基本态势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基本态势分析及河南发展战略思考郑州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燕燕教授、博导一、提出一个基本判断:自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的新一轮经济下滑周期以及目前中国经济的困境主要是中国经济自身的因素酿成的。 有两点理由可以支撑这一判断:首先,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轨迹看,经济增长的周期波动是一个客观规律。新中国成立以来,从1953年起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到现在,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共经历了10个周期(上图)。就改革开放以来的情况看:1978年是波峰,1981年是谷底;1984年是波峰,1986年是谷底;1988年是波峰,1990年是

2、谷底;1992年是波峰,1999年是谷底。本轮上升周期从2000年开始,2003年以后加快,年均增长率持续高达10%以上,2007年竟高达11.6%。一个经济体在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波动幅度的大小与该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政策或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以追求生产资料或中间产品增加来实现社会总产品增加的经济增长方式往往会造成资源的过快过多消耗,由资源总量所决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约束越硬,经济增长越容易被突然打断,经济的扩张和收缩越剧烈,经济波动的幅度越大,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越差。计划经济时期大致上就是这种增长方式,所以,计划经济时期经济运

3、行的波峰和波谷往往很高或很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市场化的发展,经济运行平稳度大大提升了,波峰和波谷明显降低,经济增长的周期也加长了。就中国来说,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中间产品增加的格局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其表现就是在社会总产值(GDP)中消费占的比重小,投资占的比重大(2007年中国的投资率接近45%);在社会总产品中中间产品(投资品)占的比重大,消费品占的比重小;能源原材料消耗大(中国万美元GDP能耗是日本的9倍);经济衰退到来前能源原材料供给缺口急剧加大,价格上涨剧烈,衰退到来后经济下滑速度快。其次,本轮增长还加进了一个新因素,那就

4、是出口,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廉价资源乃至廉价环境,向全球输出技术含量不高,能源原材料消耗较大的低端加工产品,对能源原材料形成了巨额的需求,快速推高了全球能源原材料价格,国内的通货膨胀随之而起,以治理通货膨胀为主要内容的宏观调控随之而起,经济紧缩和新一轮经济下行周期也随之而起。这就是说,以高耗能、高耗财为代价的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高增长无法继续以能源原材料紧张和通货膨胀的方式表现出来了。所以说,中国当前的困难首先是中国经济自身的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20多年前,当电子信息产业初露峥嵘时,敏感的社会学家将又一轮

5、新技术的大量涌现称之为第三次浪潮,又将这一轮技术进步称之为信息时代的来临,经济学家则把这一轮技术创新所推动的产业变化称之为新经济。但是实际发生的情况并没有达到预言家们所估计的那么轰轰烈烈,人们所期待的许多革命性成果并没有出现,这次浪潮仅仅泛起了许多泡沫之后就匆匆结束了。这说明,创新型技术成果的出现要比人们想象的困难得多。在多数情况下,原创性技术创新成果的出现是不确定的、或然的,它很难被准确的预测。要想实现科技成果按照预期批量生产,就必须把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体系中最重要的产业部门,而这个产业部门并不能完全按照市场法则去配置资源,政府投

6、入是支撑这个产业的重要动力源泉。但是,迄今为止,所有的经济体都没有建立起技术创新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技术创新类的产品始终没有按照人们的预期及时向市场提供,创新成果的推出速度大大低于传统产业扩张的速度。当创新成果不足,原有产业却继续扩张时,生产过剩就不可避免,这就是自工业革命以来200余年间周期性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但是,不能低估了西方国家在战略转型中重新焕发的生存能力,而这些国家所要完成的战略转型就是由产业经济向研发经济的转变。二、高增长为什么没有带来高福利?官方统计1978-2008年30年年均增长率是9.8%,这是自有经济增长统计以

7、来,所有经济体中以如此高的增长率持续时间最长的。如果以300美元为起点(当时1:3的汇率换算成今天的汇率,起点300美元应该是保守数字),按照7010规则,差不多7年应该翻一番,这样计算,1985年是600美元,1992年是1200美元,1999年是2400美元,2006年是4800美元,2013年应该到9600美元!实际上还借助人民币快速升值,我们现在才刚刚突破3000美元!日本及亚洲四小都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十几年的高速增长,完成了工业化,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了台阶。为什么我们高增长的时间更长,却没有带来经济社会的真正升级?

8、为什么感觉高增长没有带来高福利?为什么7010规则失灵了?只能有一个解释,那就是统计出来的GDP并没有导致真正的财富累积。这可能有四个原因:一是统计指标有水分;二是统计出来的GDP没有形成财富积累,纵向上的重复建设和浪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