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doc

角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doc

ID:55839899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09

角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doc_第1页
角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角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角的初步认识教后反思我教学的是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角的初步认识一课。由于感觉教材上的知识配置不系统,稍有凌乱,因此在设计课时,我将教学内容进行了一些改动,。全课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在学生原有的对图形的认识的基础上,利用小棒摆图形,当摆到三角形时问:再拿走一根后是什么图形?从而自然地引入所学的内容。第二部分是活动实践并小结。第三部分是练习。其中第二部分又分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据自己对角的感受制作角、结合课本和实践小结角的特征、画角等几个部分。对这节课的设计依据是这样的:(一)认识角。由于学生已

2、经是初步辨认出现实生活中很多角,对角有一些朦胧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用运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展开教学。由从情景图中指角——生活物品中指角——找教室实物中的角、摸角——数学中的角,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形成角的概念,最终落脚于数学层面。本节课重点解决的问题是:让学生在观察、体验的基础上明白角是一个平面图形,它是存在于物体的表面上的。因此,在设计时,让学生指出立体图形中的角及在桌面上指出角都是为这一环节服务的。(二)比较角。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

3、和难点。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也是下了大力气的。首先要攻克的是要清楚的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会有的放矢。因此备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仅仅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还是不够的,备课时还要尊重知识本身的内在规律。只有在这两方面互相配合,互相弥补,最终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因此这一环节就设计成由活动的角比较大小,利用课件动态的演示角的大小变化,最后通过肢体语言告诉我们人在活动时身体的不同部位也会构成大小不同的角,从而形成一个较为合理的体系。但此环节的不足之处是学生对角叉开的大小认识还不足,若能在学生摆角的时候

4、点出哪里是角叉开的大小,学生再动手比划一下,相信认识会更深刻些。(三)画角。画角尊重了学生的认知基础。首先让他们用自己的方法画角,从画出的角可以看出学生画的角都很规范,因此对他们画角的方法不做正确与否的点评。之后再传授规范的画角方法对以后学生进一步认识角打下基础。新课改给广大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们也在教学中根据它采取了许多新的方法,创设了许多情境。但仅此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从思想上时刻意识到学生自主参与、体验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重要性,让学生真正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想,

5、去做,去交流,去发现,从自己的成败体验中获取知识,这样的学习才是积极的、有价值的学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