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耀河床课件.ppt

昌耀河床课件.ppt

ID:55856255

大小:49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6-10

昌耀河床课件.ppt_第1页
昌耀河床课件.ppt_第2页
昌耀河床课件.ppt_第3页
昌耀河床课件.ppt_第4页
昌耀河床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昌耀河床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河床谷底部分河水经常流动的地方称为河床。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中国伟大的民族诗人。籍贯湖南桃源。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师文工团。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平反。后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1982年后参与“新边塞诗”运动,是新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之一,后曾率团出访俄罗斯等国家。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

2、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很多诗作以不分行来表达,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昌耀于2000年3月患癌症后在医院跳楼自杀,绝笔作为《一十一枝红玫瑰》其出版的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1986)、《命运之书》(1994)、《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1996)、《昌耀的诗》(1998)等。2000年诗人过世后有《昌耀诗歌总集》行世。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从地域、形态、性格三方面分析河床的特点地域特征: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山走下。-----

3、-黄河源头,起源于巴颜喀拉.形态特征: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宽广、浩荡2.我须臾不停地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有时滋润3.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有时干枯4.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沟壑纵横性格特征: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囔囔的肌块.------坚实宽厚2.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雄性美3.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富有使命感4.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博爱丰富

4、多彩的意象丰富多彩的意象一种是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等,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中,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另一种是与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如“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等,给人以视觉刺激。除了这些意象外,还有一种是虚的意象,如“是眩晕的飓风”,“我是时间,我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是不可测度的深渊”,“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门”等。这一系列具有伤残感的意象,既是他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

5、力量的认同,表现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阅读顾城诗歌《远和近》,完成后面的问题①“你”是如何理解诗中那种违背生活常理的认识的?这里的远和近不能简单理解为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距离,而是心理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错位,体现了诗人对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的失望,也体现了诗人对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的追求和向往。②这是一首比较典型的朦胧诗,很费猜想,有一位评论家把这一首诗理解为爱情诗,表现着还不够巩固的一对青年男女之间彼此的惶恐不安;那么,你眼中的远和近是首什么样的诗歌呢?诗无达诂,言之成理即可。诗人自己说:“这很像摄影中的推拉镜头,利用‘你’、‘我’、‘云’主观距离和变换,来显示

6、人与人之间习惯的戒惧心理和人对自然原始的亲切感。这组对比并不是毫无倾向的,它隐含着‘我’对人性复归自然的愿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