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三学月物理试题.doc

九年级下三学月物理试题.doc

ID:55912947

大小:49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4

九年级下三学月物理试题.doc_第1页
九年级下三学月物理试题.doc_第2页
九年级下三学月物理试题.doc_第3页
九年级下三学月物理试题.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三学月物理试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重庆市重点中学第三学月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3分,共24分)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中学生身高约为16cmB.将一枚鸡蛋托起的力约为0.5NC.人体安全电压为220VD.通过日光灯的电流约为10A2.如图所示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3.下列厨房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木制的筷子B.玻璃杯C.金属勺子D.陶瓷碗4.在生活中热现象的例子常常可见,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明同学戴眼镜到厨房帮妈妈炒菜,眼镜片立即模糊,这是熔化

2、现象B.打开冰箱门时,常会看见门前冒“白气”,这是水的汽化现象C.夏天喝饮料时,常在杯中加入冰块,一会儿冰块变小,这是凝固现象D.电冰箱内侧壁常会看见附有一层白色的冰晶,这些冰晶是水蒸气的凝华现象5.下列说法或解释错误的是()A.坐在右船上推左边的船,两船向相反方向运动,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自行车停在水平地面上,支持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C.司机和前排乘客必须系安全带,目的是为了防止惯性的危害D.推着木箱才能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6.如右下图所示,用F=60N的水平拉力,

3、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1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A.拉力F做了180J的功B.拉力F做了360J的功C.重力做了300J的功D.重力做了600J的功第6题图第7题图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R1=3Ω时,电流表示数是1A;把R1换成6Ω的电阻,电流表的示数可能是()A.0.75AB.0.5A  C.0.25AD.1A8.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第4页共4页二、作图与填空题(14题2分,每空1分,共13分)9.使用测电笔来判别正常照明电路的火线零线

4、时,手必须接触______________;三脚插头上标着E的导线和用电器的相连,插座上相应的导线和室外的地线相连,防止人意外触电。10.现代化教学设备越来越普及,很多学校的教室里都有投影仪辅助教学,投影仪是利用成像原理制成的,投影仪成像的性质是、放大的实像。第12题图11.用电热水壶装2kg的水,通电后2min后,测出水温从20℃上升到30℃,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热量J,水的内能,(此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要放出这么多热量,电热水壶的功率为W。[c水=4.2×103J/(kg·℃)]12.如下

5、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L标有“3V0.6W”字样,R为定值电阻,闭合S,断开S1,小灯泡正常发光;若再闭合S1,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0.5A,则R的阻值为_______W,此时灯泡L和电阻R消耗的功率之比是_______。图213.各种交通事故会给人们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而这些交通事故大都与物体具有惯性有关。为了减少此类事故的发生,在交通管理中有许多要求和措施,请你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和生活实际,仿照示例写出其中两条:图1示例:上车的乘客,请拉好扶手;(1)(2)。14.在图1中标出通电

6、螺线管的北极;在图2中画出光线的反射光线。三、实验与探究题(15题4分,16题7分,17题9分,共20分)第15题图15.如图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的情形:(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是;(2)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为止,通过的距离是cm;(3)小车从位置A出发开始计时,到位置B时,用时间如数字钟所示,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是s;(4)小车的平均速度是m/s。16.如图是实验组小明同学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实验中测量的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⑴请你根据表中数据在下图中画出实验时滑轮组

7、的绕线情况,并填好表中空格。⑵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到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⑶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向下拉动弹簧测力计,才能通过弹簧测力计准确读出拉力的大小。第4页共4页⑷小东同学通过滑轮组力的关系,算出动滑轮的重力是N。次数钩码重G/N钩码上升的高度h/m拉力F/N细线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m机械效率η/%12.00.031.60.0623.00.050.175第16题图17.在“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中,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图甲图乙(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

8、将图中的实物连接完整。(2)把第二次测量时,图甲和图乙所示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中相应的位置。实验次数电压/V电流/A11.20.242①②32.40.48(3)处理表中记录的各次实验数据,得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为Ω。(4)在许多实验中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从不同情况中找到普遍规律,有的是为了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你认为下列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与本实验相同的是()A.测量物体的长度B.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C.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D.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