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AS-GL41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doc

CNAS-GL41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doc

ID:56003109

大小:9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5

CNAS-GL41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doc_第1页
CNAS-GL41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doc_第2页
CNAS-GL41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doc_第3页
CNAS-GL41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doc_第4页
CNAS-GL41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CNAS-GL41临床微生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导读包括显微镜检查、分离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等在内的临床微牛物的检验方法(检验程序)如何验证?很多人对此非常困惑。由CNAS2016.5.30新鲜发布的《临床微牛物检验程序验证指南》犹如一盏明灯给人家指明了具体的方向。虽然是针对认可实验室制定的指南文件,其他实验室亦可参考。部分内容节选显微镜检查4.3显微镜检査显微镜检查稈序包括涂片制备、染色镜检和结果报告过稈。实验室在开展*种类型显微镜检杏(如革兰染色、抗酸染色、墨汁染色等)前应对木实验室使用的检验程序进行验证,并由经培训有涂片镜检能力的实验室人员操作。检查方法可包括手工染片法和白动化染片法。所有样品及其盛放容器均应当作

2、有传染性物质,并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要求进行操作。4.3.1验证要求显微镜检查稈序的验证应包括能力验证/实验室间比对和实验室内人员比对(当多名人员从事该项目时)。如果没有可获得的能力验证或室间质评,实验室M自行组织实验室间比对(宜与通过认可的实验室比对)。若实验室同时开展手工染片法和白动化染片法,应进行两种方法的实验室内部比对。4.3.2比对方案4.3.2.1样品数量每项检查应使用至少5份样品进行验证,覆盖全部样品类型,无菌样品类型包含阴性和阳性结果。实验室应优先使用已知结果的留样样品,当不可获取时可采用模拟样品。4.3.2.2检验程序按临床标木常规方式处理,由木岗位工作人

3、员使用实验室检验程序进行涂片制备、染色、镜检、判读。4.3.2.3结果报告根据实验室程序文件规定进行结果报告,其屮抗酸杆菌丿W根据“分级报告标准”报告镜检结果。4.3.3可接受标准每项检杳的比对结果符合率280%。分离培养4.4.1血培养血培养检验稈序包括从病人血液采集、运送、接收、孵育及监测的全过稈。目前临床实验室广泛使用全£1动血培养系统。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血培养系统性能验证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系统使用的培养基能占用于培养临床常见微生物(包括酵母菌、厌氧菌、苛养菌等)以及仪器(H动化系统)能否及时检测出血液屮的大部分病原菌。血培养性能验证常用胡样验证和-血培养系统'卜行比对

4、两种方法。血培养系统平行比对用于评估验证系统和参比系统检出细菌能力的一致性,但需要样木量大,临床采样有难度。留样验证的优点则在于可评估英检测不常见病原菌的能力。实验室可根据医院病人数量和地区、病种特征等具体情况和两种方法的特点选择其屮一种适宜的验证方法,或两种方法同时应用。4.4.1.1留样验证4.4.1.1.1验证要求验证应覆盖临床常见微生物,需氧成人/儿童血培养瓶验证菌株应包括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阳性菌、需氧/兼性厌氧革兰阴性菌、苛养菌(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和真菌,厌氧血培养瓶验证菌株应包括兼性厌氧革-兰阳性菌、兼性厌氧苹兰阴性菌、专性厌氧菌,其他特殊用途血

5、培养瓶参照厂家要求选择合适类型菌株进行验证。每种类型至少1株,总体不少于15株。应尽可能使用真实患者的临床分离菌株(性能验证用临床留样菌株宜经质谱或DNA序列分析确认)。对于特殊、苛养菌可使用标准菌株或质控菌株。某些特殊菌株需要在培养瓶屮加入无菌、未使用抗生素的厂家推荐血液标木,如不加可能不生长,如流感嗜血杆菌。4..2验证方案模拟临床血流感染患者的细菌含最,川留样菌株进行一系列稀释,接种细菌的最终浓度为5-30CFU/瓶。若苛养菌需添加适量的新鲜无菌血液(成人瓶儿童瓶l-3ml)后置于血培养系统上进行培养、检测。4.4.3可接受标准如果在厂家说明书规定时间内检测出所有菌

6、株则该方法通过验证。3沢时间应足以检测出至少95%的临床相关细菌,须具备苛养菌、真菌、厌氧菌等的检出能力。若未能检出应使用相同菌株进行重复试验来验证。若仍不能检测,实验室和/或制造商应在临床使用该系统前采取纠正措施。如果血培养仪升级,原系统和新系统的差别不大,培养瓶也没有改变,那么市供应商技术代表核查仪器性能即可,无需再次验证。功能核杳将对孵育系统和光学系统以及软件是否按照制造商规定运行进行评价。4.4.1.2血培养检测系统比对4.4.1.2.1验证要求因血培养检测系统比对要求较高,并非强制要求执行。同一厂家由同一系统控制采集数据的多个血培养模块不需进行比对。检测系统比对

7、允许根据患者情况和实验室条件来评价新系统的性能,通常比对所需临床标本数量应$100例。4.4.2验证方案同一病人按照同样的采血方法采集血液标木,接种验证血培养瓶和参考血培养瓶中,分别放入各白的培养系统上进行培养、检测。4..3可接受标准与参考方法相比,新培养系统检测符合率至少为95%。如果未能满足性能要求,则该实验不能通过验证或者制造商和/或使川者须采取正确的纠正措施并再次进行验证。4.4.2一般培养(非血液标本)一般培养包括各类标木(痰液、尿液、粪便、分泌物、组织等)的细菌(含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真菌、支原体等的培养。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