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C卷 附解析.doc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C卷 附解析.doc

ID:56008442

大小:3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3-15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1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2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4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C卷 附解析.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C卷 附解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每日一练试题C卷附解析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______考号: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明确提出“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2、孔子曰:“上好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A

2、.责任性B.脱离社会生产C.具有全面性D.结合社会生产3、中学生小孙近期心理很矛盾,觉得未来的自己应该是一名科学家,但又觉得能力有限,遥不可及。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当前他的主要发展任务是()。A、获得勤奋感B、克服内疚感第13页共13页C、避免孤独感D、建立同一性4、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学生能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同时将这些观点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说明其品德发展到()。A.服从阶段B.依从阶段C.认同阶段D.内化阶段6、在对学生李刚网络成瘾的干预中,老师要求在手腕

3、上套一根橡皮筋,一旦感觉自己想上网就用力拉皮筋弹自己,这位老师所要求的方法称为()。A、强化干预法B、厌恶干预法C、转移注意力D、延迟满足法7、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B、强制性、普通性、科学性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8、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启发性原则,其实质在于()。A.教师多提问,让学生多回答第13页共13页B.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活动C.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D.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9、教学是一种交往过程,是()。A.认知过程B.教师主导学生主体C.教师与学生双主体

4、D.学生主导教师主体10、教育可以“简化”文化,吸取其基本内容,教育可以“净化文化”,消除其不良因素,这体现了教育对文化具有()。A.选择功能B.发展功能C.传递功能D.保护功能11、校风、教风和学风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而言,它们属于()。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显性课程D.隐性课程12、小玲和她的同学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学校,在很多方面都能很好地与学校保持一致,这体现了群体的哪种功能?()。A.归属功能B.支持功能C.认同功能D.塑造功能1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上。第13页共13页A、教学思想B、教学内容C、教学

5、方法D、教学手段14、个体倾向于利用自己身体或内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依据的学习风格是()。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1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16、张老师发现。小雨同学在平时课堂上.总是喜欢第一个举手发言,但是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并不高,那么小雨同学的认知风格属于()。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17、小伟为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在课堂上总扮鬼脸,老师和同学都不予理睬,于是他扮鬼脸的行为逐渐减少。这体现了那种氧化原理()。A.消退B.负强化C.惩罚D.

6、正强化第13页共13页18、小李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对权威应绝对的尊敬和顺从。依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李的道德发展处于()。A.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B.相对功利取向阶段C.寻求认可取向阶段D.遵守法则取向阶段19、陈冬看到自己的朋友因为学习成绩优异收到校长的亲自嘉奖后,也考试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取得优异成绩。这种强化属于()。A、直接强化B、替代强化C、自我强化D、内部强化20、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21、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

7、子D、墨子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新的适应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第13页共13页2、教学是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3、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协调的主要力量是社区教育机构。4、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特征。第13页共13页2、简述班集体形成的条件。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4、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