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给力师训 强基固本提升素养.doc

教科给力师训 强基固本提升素养.doc

ID:56024616

大小:17.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14

教科给力师训 强基固本提升素养.doc_第1页
教科给力师训 强基固本提升素养.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科给力师训 强基固本提升素养.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科给力师训强基固本提升素养文化彰显特色怡情养心关注成长——西湖花园小学教科研引领特色学校发展工作综述叶传标中国文化中,人们有用自己的名或者字来明志或表达对世界观照的传统。陶行知先生在金陵大学就学时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知行”,后又改为“行知”,这个改变的过程一方面是对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思想的发展,一方面是表明自己力行“教育救国”理想的决心。研读先生的文章,感佩于他对教育的深刻认知和其深入浅出的表达,先生擅长用最直白的语言直面教育现场,揭示最本真的教育原理。而先生的最可贵之处不在于他的理论建树,而是他立足于中国本土的教育探索和实践

2、,这也正是他之所以成为中国二十世纪最伟大教育家的根本原因。所以,行知先生是一位“行者”,是一位行走在途中的思想者,是一位知行合一的教育家。先生的教育人生给我们何种启示?这样一句话其实每个热爱孩子,热爱基础教育的人都曾自问过,不过是情境不同发问方式有别而已。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的迷惘和对现实的不满,是责任使然,是对未来的张望。当时——二00七年九月的一个下午,在学校操场的银杏树旁,在我校的第一次全体教师会议上,我们十一名教师也在想这个问题。之所以选择行知先生作为参照,是因为他足够伟大,也因为他是最能给我们亲近感的教育家——二十世纪、安徽歙县人、创办南京晓庄师范等等

3、。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是“真人”,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是知行合一的真君子。这时,我们深知,作为西湖花园小学的首批教师,我们每个人都责任重大,所以,我们树立的标杆要高,确定的办学方向要明确,每个人的精气神要足,同时还要沉住气,要有直面艰难的勇气。这时,我们想到了行知先生,想到了他可以带给我们的师心、师魂和实现教育理想的路径。起步,从师陶开始。以陶为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以陶为师——千教万教,千学万学;以陶为师——新教育实践、生活教育实践,先生在实践中总结,把理论研究付诸实践。起步,从寻找切合学校特点的特色办学方向开始。现实——经济高

4、速发展使现代社会人心浮躁,社会向传统文化寻找精神家园;行知先生的阐述——智仁勇乃天下达德,不失为个人精神发展之完满指标;十七大报告——要以礼敬和自豪的态度善待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所以,在学校开办伊始,我们找到了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词:陶行知教育思想、教育科研、特色教育。教育科研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结合落实的是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师资队伍建设。有专家说“学生第二”,言外之意就是“教师第一”,这种观念其实是对学生更深程度上的尊重,没有大师,何来大学,没有名师,学校如何立足?行知思想中的“德”与“能”,“知”与“行”,“思想”与“方法”需要学

5、习与践行,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只有通过教科研方能得以落实。新学校的发展定位,以及定位之后各项工作在高层次、高效率状态下的运行亦只有通过教科研方能保证。所以,我们申请了省级陶研课题《陶行知思想在特色学校创建中的指导与实践意义的研究》,研究课题,学习行知精神和思想;研究课题,践行行知精神和思想。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像先生所说的“教学做合一”,我们努力做到“学研教合一”。此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教育科研与特色教育的结合明确了学校的特色办学方向——传统文化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立足民族文化,培养世纪新人。藉由传统,培养热爱祖

6、国文化,具备中国文化精神的有世界眼光的人才。所以,我们提出了“沐浴民族文化养成世界眼光”的培养目标。当然,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为使特色办学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申请了三个市级课题,这三个市级课题的内容包括礼仪、经典诵读、五禽戏等。我们把三个市级课题的研究内容作为特色课程列入总课表。边研究边实践;在加强特色校本课程建设的同时,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中有机渗透特色教学;结合团队活动、节日等开展特色教育成果展演等活动,使这些活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常规,活动课程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科研、行知思想、特色教育这三个关键词对我校的发展来说缺一不可。

7、教育科研引领我校的特色发展,通过教科研培养、锻炼了师资队伍;行知思想明确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办学思路,学陶师陶,做真人,办真教育;特色教育的思想坚定了特色办学的方向,以特色办学促进师生成长,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这三者的结合催生了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充分体现出这三者的特点。首先是环境布置。无论是校园雕塑、园林小品的设计,还是楼道悬挂的字画、班级个性化文化设计,都体现出传统、行知思想、园林、研究的特点;其次是学校的精神文化。每个班级以一种植物来命名,班主任老师与孩子一道根据这种植物的特点来发掘它的精神内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