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关于西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ID:5602534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2-19

关于西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_第1页
关于西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_第2页
关于西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_第3页
关于西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_第4页
关于西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西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西部高职院校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摘要】西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某方面或多方面能力较弱的群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又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大学生弱势群体,其中因“经济贫困”而引发心理问题的“双困生”近几年来比例不断增高。如何针对“双困生”的特点探索较为有效的救助形式,是本文关注和讨论的重点。【关键词】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西部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部分贫困学生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牧区、团场连队,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加之就业难度的增加,使得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见凸显。研究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学生基本情况调

2、查一览表以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3年学生情况为例)1.建立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的有效机制7西部偏远地区(农村、牧区、团场连队)受经济发展的约束,大部分家庭依然过着靠天吃饭的放牧生活,来自这些家庭的学生与来自城区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学生相比,在多个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学生每月在校生活费用一般较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接触的人和事物较少。尤其是在军训和学院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中,贫困学生心理的差距就显得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①队列练习时,动作拘谨,步伐僵硬;②活动时,态度忸怩,不知所措,不能有效的发挥自己的特长、言语表达不畅等;③就餐时,站在队伍后面,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和沟通等等

3、。要解决这些困扰贫困学生的心理因素,就必须建立合理地符合贫困学生心理的有效机制,解决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采取的方法主要有:①培养贫困学生的自信心。鼓励贫困学生在集会、座谈,开大会、上大课等时候,坐在前排会增加自信。②帮助贫困学生学会与其他学生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③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他人,与人主动打招呼,与之说话,不仅表示礼貌,也表示有信心,这样人际关系也易融洽。2.克服贫困学生贫困差距的心理危机7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依靠现有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难,以致使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

4、植物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贫困学生在校就读期间由于受家庭经济的影响,个人支配的生活费有限,加之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就业形势的紧张给本来压力就大的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通过每年新生入校、毕业生就业、择业由学院组织的心理知识讲座与辅导,对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牧区、团场连队的贫困学生当中存在心理危机的进行援助。通过书面交流、谈话、短信、微博,qq网络聊天等形式;聆听学生的心声、接纳情感;掌握沟通中对表扬的应用,使学生逐步消除误区和障碍。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时要特别注重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关怀,注重贫困大学生心理素质

5、的提高。“开发式”资助通过实施科学人性的策略,全方位多角度对贫困生心理进行资助。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看待贫困,积极面对生活。使贫困大学生认识到物质上的贫困并不代表精神上的贫困,更不代表个人尊严和价值的缺失。贫困仅仅是阶段性的、暂时性的,要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消除不良心理。一方面,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肯定自我,消除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引导贫困大学生发展特长,挖掘潜能,通过自身踏踏实实的努力来完善和发展自己。3.克服贫困学生的心理障碍7贫困使学生心灵深处自觉不自觉的产生了一种挫折感,从而导致了自卑、抑郁、焦虑、孤僻、人际关系敏感、自我封闭等一系列的心理

6、问题和心理障碍,部分学生因此成为存在经济上的困难和心理上困难的“双困生”。如何克服贫困学生的心理障碍,首先引导贫困学生树立自重,自强,自爱的坚强品格,只有自己首先尊重爱护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理解。具体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是建立自信,构建一个能够提升自信的环境;二是不要太在乎别人的想法,做好自己的事情;三是对新的经历采取开放的态度,同时灵活地加以运用;四是用正面的自我评价,也就是“肯定自己”,来训练思维;五是引导贫困大学生培养社会兴趣,塑造健全人格。一方面,引导贫困大学生积极与他人、与团体合作,学会使自己悦纳社会。对于学校、社会提供的各种勤工助学岗位,贫困大学生要善于把握机会,勇敢面对,

7、积极参与。对来自同学、老师和社会各方的真诚帮助不要拒绝;另一方面,引导贫困大学生真诚地对待他人,学会使人悦纳自己,用美好的心灵看待生活,真诚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4.克服社会对贫穷、贫困学生的歧视感首先,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使他们认识到个人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物质的占有,更包括精神领域的充实和丰富。应在大学生中间展开有关于人格平等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道德人格。7其次,在关心贫困学生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