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作文赏评指导.doc

小组合作作文赏评指导.doc

ID:56081615

大小: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6-19

小组合作作文赏评指导.doc_第1页
小组合作作文赏评指导.doc_第2页
小组合作作文赏评指导.doc_第3页
小组合作作文赏评指导.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组合作作文赏评指导.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组合作作文赏评指导怎样提高高年级学生作文教学的效果?改变学生在作文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变“学生写文,教师批改”、“教师评讲,学生听讲”,老师费劲劳神,而学生收效甚微这种状况呢?我认为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赏评作文的方法,效果较好。因为小组合作共同赏评作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不再是作文的评判“官”,而变成了作文赏评的参与者和引导者,把赏评的权利还给学生。一.确定赏评小组组长及成员任务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每小组一般四人。在这四人当中平时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主持小组具体赏评习作。成员间既分工又合作,任

2、务要明确。二.明确被赏评的习作写作重点在小组合作赏评作文之前,学生首先要明确评改的流程,也就是评改作文的基本要求和操作程序。第二、学生还要明确对被评赏的习作的基本要求。如我们本次评赏的第十二册第四单元作文,写一篇读后感。对于读后感我向学生习作提出了两条基本要求:一是研读原文抓重点;二是联系生活写感悟。两者缺一不可,读是基础,感是习作重点和升华。三.小组赏评作文,教师积极参与并做指导。小组同学根据赏评作文的基本要求进行赏评。1.一读,指明一个同学朗读习作,另一名同学从旁看着,起监督作用,和朗读的同学一起注意习作中的错别字勾画并改正过

3、来。2.二读,用欣赏的眼光,学习的态度找出习作中的精彩语句,大家共同欣赏。用圈、点、勾、画线等形式把精彩语句画出来,集大家智慧给精彩语句做旁批,旁批字迹一定要工整,不能破坏习作的整洁美观;语句不恰当的地方,用曲线勾画出来,大家讨论该如何修改,使词语恰当,语句通顺,态度一定要诚恳,统一意见后,把修改后的语句或意见很认真地写在习作适当的地方。3.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对习作做最后赏评分析。赏析一定要结合习作具体内容指出习作者习作中的优点,激励习作者更上一层楼。对习作中不足的地方要用恰当的方式和语言很中肯地向习作者提出来,以使之改进。最后注

4、名赏评小组名称。在赏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做合作者和引导者。学生遇到问题时和学生一起讨论交流。指导学生写好旁批和最后总评。四.习作者和赏评者沟通交流小组合作赏评完习作后,各小组在全班共同交流赏评感悟。并把赏评后的作文返还给习作者,习作者认真阅读被赏评之处,有不同见解诚恳地及时和赏评者交换意见,互相沟通。通过阅读,赏评,交流,沟通,同学们不仅提高了习作水平,培养了鉴赏能力,而且加强了同学之间心灵的交流,使他们更关注周围,更关爱同学。如胡萧潇同学对戴鉴瞩同学的习作评价有理有据,层次清晰,还提出了非常合理的建议。表现出同学们的赏评水平

5、已达到了一定高度。而娜措同学对王文翔同学的评价对我触动更大,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她说:“王文翔同学的作文字迹非常清楚工整,可见王文翔同学在写这篇文章时是多么认真,尤其是在这篇习作的后边有两个字特别醒目也特别认真,这两个字是‘分数’。我能想象到王文翔同学对这次作文是充满了希望,渴望得到一个满意的分数。可是王文翔同学的习作中语句好多都是半句,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意思,因此非常遗憾我们组没有给王文翔同学打分。”因为我要求同学们如果认为习作还不算比较优秀的,希望同学们先不要打分,等同学把习作修改好了以后再重新打分。是啊,王文翔同学在班中可

6、以说是学习困难比较大的一个学生,但最近一段表现确实非常棒,由原来的不及时写作业,更别说主动改错了,到现在积极完成作业并主动改正错误交给老师重新批改。作为老师的我都记在心里了。没想到透过一篇习作评赏者和被评赏者就做了一次这么深刻的心灵对话。这不得不引起我的深思,老师把人文关怀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学生之间的人文关怀不同样是非常珍贵的吗?每个学生都是那么丰富的生命个体,我们在施教过程中该怎样把这生生之间的人文关怀让它更生动活泼起来呢?生命之间的关注和成长应该说是更为精彩和更为重要的。六.合作小组推荐优秀习作,全班共同欣赏合作小组推荐出

7、优秀的作文片段或精彩语句,由习作者读给大家听,要求读者有感情地读,听者聚精会神用心听,达到共同欣赏共同学习提高的目的。七.习作者重新修改作文,以达到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根据在赏评习作中的感悟,和习作中赏评合作小组的批注,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对自己的习作及时进行再修改。使习作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