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心声教案(七)人教版.doc

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心声教案(七)人教版.doc

ID:56147287

大小:63.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6-20

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心声教案(七)人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心声教案(七)人教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心声教案(七)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三单元心声教案(七)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方法: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设计: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

2、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李京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3、----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

4、课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提取小说主要情节,把课文缩写成300字以内的故事。  第二教时  一、赏析体会  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用心爱心专心二、合作探究  1.《万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桢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吗?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万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

5、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三、课堂小结 

6、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四、作业  平时注意积累,记下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板书:                                        深埋在京京心底的亲情、友情  “心声”京京渴望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愿望  作者借此

7、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期望  用心爱心专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