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pdf

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pdf

ID:56168618

大小:650.89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6-04

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pdf_第1页
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pdf_第2页
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pdf_第3页
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pdf_第4页
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9期·金融问题研究·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测度研究汤凌霄黄泽先皮飞兵内容提要:货币错配是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经济金融现象,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情况最为典型。本文指出既有的货币错配指标无法准确衡量甚至会错误衡量债权型错配,无法深刻iAiT,新兴大国货币错配现象;作者提出合意顺差概念和CBCM指标,并据此测度和概括出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错配程度依次递减,具有线性增长、官方集中型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这种货币错配状况是由新兴大国净国外资产、本币升值预期以及政府基于本国和周边经济稳定性的干预而造成的,

2、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关键词:新兴大国债权型货币错配合意顺差发展到OSIN(Eichengreenetal,2003)、AECM一、引言(Goldsteinetal,2004)等复合指标,揭示了影响因货币错配的最初研究可追溯至1971年Cooper素逐步增多,度量准确性增大,但主要适用于债务型对主权债务币种结构研究,广泛研究则始于2O世纪货币错配的测度。国内学者虽也提出ACMAQ等90年代东南亚货币危机后,散见于对货币、债务危创新指标(朱超,2007),但主要采用修正的AECM机(Mishkin,l999)、美元化(WoonGyuChoi&Da

3、—(刘少波等,2006;裴平等,2006;唐宋元,2008;曾庆vidCook,2004)、汇率制度选择(Magud,2010)以及鹏,2009),以及国际净投资头寸、MZ/~b汇储备等单资本流动等研究中,提出原罪论(BarryEichengreen一指标(李扬,2005;陈晓莉,2010),基本能反映我国&AshokaMody,1999;Eiehengreen&Hansmann货币错配状况。但目前的测度偏重从债务角度揭示Panizza,2003)、浮动恐惧论(Calvo&Reinhart,其影响因素,未充分认识债务型与债权型错配具有2002

4、)、债务不耐论(Reinhart,Carmen,Rogoffet完全不同的性质,尚不能准确反映我国这种债权型al,2003)、超越原罪论(Goldstein&Turner,2004)、错配的本质特征,难以全面揭示其主要影响因素。高储蓄两难论(McKinnon,2005)、过度借贷论对货币错配成因的分析,原罪沦者认为新兴市(McKinnon,1973,l993;Corsettietal,1999)等。国场国家实行赶超型发展战略所需资金只能靠发行以内研究则始于人民币汇改后。李扬、曾刚率先翻译外币定值、而不能以本币定值的债券来筹措Goldstein

5、&Turner的著作(2005),在王传伦、李(Eichengreen,1999),但其还款来源却依赖于本币扬、王广谦等倡导下,一批学者主要围绕我国货币错资产和收入,从而产生货币错配。该理论着重从该配测度及成因、经济影响与防范措施等问题展开研国外部探究其成因,将其归结为国际资本市场不完究。善等原罪因素。超越原罪论则认为除原罪外,发展对货币错配整体测度的研究,国外从短期外债/中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和微观经济制度缺陷导致外汇储备等单一指标(Sachsetal,1996;Furman&货币错配,包括使微观主体忽视外汇风险的固定汇Stiglitz,1

6、998;Kaminskyetal,1999;Berg,1999),率制和监管体系设计不完善、引发高通胀的货币政*汤凌霄,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邮政编码:410076,电子邮箱:lingxiaotang@gmail.corn;黄泽先、皮飞兵,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本文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1~ZD144]、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GXS5D2423、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1YJA79O139]、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项目~lOKO013资助。感谢匿名审稿人对本文的宝贵意见,文责自负。一63策失误、导致过度借用外债

7、的外债管理政策不当等度沦为关键货币国家的“附庸”,最终危及国家乃至(Goldstein&Turner,2004)。国内学者认为该问世界金融稳定。作为新兴大国的一员,以新兴大国题主要由我国资本市场效率低下、钉住美元的固定为研究对象,既有利于对债权型货币错配问题共同汇率制、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收支失衡等国内外因特征的把握、成因及规律的探索,更有可能形成共同素共同造成(李扬等,2005,2006;裴平等,2006;张细的治理方案、尤其是共同的国际方案。而首要问题松等,2009;范利民等,2010;陈建斌,2006;吴剑飞是找到统一的测度公式,以准确

8、衡量新兴大国货币等,2008)。一些学者还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错配程度。结果显示经济规模与增速、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消费二、既有货币错配测度指标体系评述物价指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