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_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 术要点浅析(定稿)》.doc

《论文_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 术要点浅析(定稿)》.doc

ID:56184609

大小:16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18

《论文_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 术要点浅析(定稿)》.doc_第1页
《论文_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 术要点浅析(定稿)》.doc_第2页
《论文_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 术要点浅析(定稿)》.doc_第3页
《论文_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 术要点浅析(定稿)》.doc_第4页
《论文_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 术要点浅析(定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_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 术要点浅析(定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要点浅析中铁十一局集团四公司夏伟云摘耍:双连拱隧道因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而越来越普遍,但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还很不完善。本文阐述了黄土双连拱隧道的一些重要施工工序,分析了黄土双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诸如施工用水的控制、刑艺方式及开挖机具的选择、中隔墙施丁、监控量测等施工技术要点。[关键词]黄土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要点浅析1概述1.1工程概况王家会连拱隧道位于山西省柳林县境内,是青岛至银川国道主干线山西省离石〜军渡段高速公路的一项重点工程,起讫里程K3+590~K3+802・5,全长212.5m,属双连拱隧道,是冃前国内最长

2、的黄土双连拱隧道Z-,设计车速80Km/h,隧道建筑限界净高为10.25m,行车道宽为7.5m,限高5m。屮隔墙的断面结构形式采用经改进和优化的复合式曲中墙,中隔墙厚2.6m;隧道衬砌为曲墙式复合衬砌,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钢拱架支撑、格栅钢架支撑;并增加超前小导管或超前锚杆预加固措施,隧道洞口浅埋段采用①108长管棚超前支护(见复合衬砌支护参数表)。复合衬砌支护参数表项目单位围岩类别11类浅埋III类备注喷轮厚25#cm2520径向锚杆直径①22砂浆锚杆①22砂浆锚杆一土质长度cm400350锚杆布置cm75X7580X100钢筋网直径mm<1>8

3、*8钢筋布置cm15X1520X20钢支撑工字钢拱架I20a格栅钢架支撑4X<1)25,H-15纵向间距cm7580二次衬砌25#钢筋磴cm5545仰拱厚度25#钢筋栓cm3550超前支护类型<1)50小导管108长管棚①25自钻式锚杆间距cm304050长度m4.1204.7倾角101101.2地质概况隧址区位于晋陕黄土高原吕梁山脉中低山区,基岩全被黄土覆盖,隧址区地层主耍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m),浅灰黄色黄土C亚砂土),屮更新统离石组(Q2L),浅棕红色黄土(亚粘土、亚砂土)组成,硬塑〜坚硬状,柱状节理发育,夹古土壤层及钙质结核层;微地貌为

4、黄土梁、陡坎、冲沟,冲沟多呈“V”字型;地表水主要为大气降水,地下水埋藏较深。1.3施工工序简介本隧道采用最为安全的三导洞法施工方案,即中导洞先行,进行超前开挖,双侧导洞随后跟进的方案。主要施工工序如下(见施工丁■序示意图):(1)中导洞施工:①开挖中导洞;②施工中导洞初期支护;③浇筑中隔墙;(2)左侧主洞施工:④开挖左侧导洞;⑤施工左侧导洞初期支护;⑥凹填中隔墙右侧;⑦开挖左侧主洞上半断面;⑧施工左侧主洞顶部初期支护;⑨开挖左侧主洞下半断面;⑩浇筑仰拱及二次衬砌;(3)右侧主洞施工:G)开挖右侧导洞;⑫施工右侧导洞初期支护;⑬开挖右侧主洞上半断面;⑭

5、施丁•右侧主洞顶部初期支护;⑮开挖右侧主洞下半断面;⑯浇筑仰拱及二次衬砌;2施工技术要点1.1施工用水的控制施工用水的控制贯穿在施工的全过程,对黄土隧道而言,黄土的含水量大小对施T的影响很大,直接影响用岩稳定、开挖安全、初期支护稳定以及二次衬砌的变形。本隧址区的黄土主耍是亚砂土和亚粘土组成,当受水浸湿后黄土的结构迅速破坏而发生显著附加下沉,这是黄土的湿陷特性。一般而言,隧道工程的受力特点是以支护结构作为承载主体,围岩对支护结构的变形起约束作用,或者是以围岩为承载主体,支护结构限制围岩向隧道内变形。由于本隧道的I韦I岩类别属II类、III类的黄土,受力特

6、点耍复杂得多。但是閑岩的承载能力越高,它给予支护结构的主动压力越小,这是无庸置疑。这就耍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尽量保护好围岩的原有结构,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即承载能力),这也是新奥法施T的精髓。对于黄土围岩而言,水的控制对提高围岩的自稳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有经验表明,如果在开挖中(未初期支护)没有控制好施工用水,使其肆意横流,轻者使工作面的地面黄土浸水成淤,不利于施工作业;甚者是囤岩因浸湿而湿陷失稳,导致局部坍塌;更有甚者用岩因水浸泡自稳能力不断丧失,导致大坍方直至冒顶;即使隧道在开挖后已施作初期支护,如果没有控制好施工用水,使水浸入边墙或隧底,初期支护两侧

7、拱脚的基础就会因水湿陷,承载能力不断下降直到完全丧失,最终会导致初期支护拱墙豉涨、拱顶下沉、周边开裂等危害。施T•中对水的控制应该在每道丁序屮加以注意,开挖施T中耍少用水甚至不用水,这只要改变开挖机具即可做到;开挖后在初喷混凝土施工吋,为了清洁岩面,我们往往是用高压水和高圧风吹洗岩面,但对丁黄土I韦I岩而言,用高压水来清洗岩面会使闌岩初喷面软化,初喷混凝土与閘岩的粘结极为薄弱,因此耍避免用水来清洗岩而;在施作注浆锚杆、砂浆锚杆、中空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时需对孔眼注浆(或砂浆),为减少浆液中水对围岩的破坏作用应该尽量降低浆液(或砂浆)的水灰比,在浇筑仰拱混凝

8、土时也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即控制水灰比),加强对混凝土的捣固,避免隧底围岩因水湿陷而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