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自育自学要克懒.doc

方玉自育自学要克懒.doc

ID:56228285

大小:2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2

方玉自育自学要克懒.doc_第1页
方玉自育自学要克懒.doc_第2页
方玉自育自学要克懒.doc_第3页
方玉自育自学要克懒.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方玉自育自学要克懒.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育自学要克懒合肥实验学校方玉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学生的发展也是如此,他是内在的自学自育和外在的“教”和“育”共同起作用的结果。那怎样才能让学生学会自育自学,主动自育自学,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效果呢?在教育实践中,学生成功,自育自学成就突出,是哪些因素起主导作用呢?“教师”作为外因,最终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我认为教师是要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对学生产生作用,转化为内因,然后推动学生自身的发展。在这所有影响学生自育自

2、学的要素中,主要的因素我认为是“懒”。克服懒惰,所有问题都好解决。什么叫“懒”?懒,懈也。怠也。一曰卧也。——《说文》。字亦作懒。又如:懒待(没有精神和兴致);懒怠(懒于做某种事);懒得(不想,不情愿);懒困(疲倦困怠);懒怯(疲倦虚弱)。一个懒人不愿意动脑筋思考,做什么都没什么兴趣,厌恶读书,在这个前提条件下,想让一个懒人搞自育自学实验,这包括老师和学生,让他们做时间的主人、做读书的主人、做健身的主人,都是一句空话。老师指望学生会自学,学生指望老师教,如果互相都指望对方自觉,那么结果可能都是没有结果

3、,更没有硕果可结。所以说懒惰一事无成。在自育自学实践中,懒人现象和懒人思维,太多。在写自我评价中,有的学生直接写我比较懒,作业完不成,马虎;劳动不积极,嫌脏、嫌累;好多后进生写--我希望下学期改进,希望下学期学习成绩会提高,把希望寄托将来,而现在没有实质的举措,是典型的懒人思维。从我担任普通班班主任来看,在自习课上,如果没有老师的监督,纪律就难以保证,说话者众。有的学生家庭作业不做,早上来专门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所以要开展自育自学实验,就要从克懒开始。如何“克懒”?就要从内因和外因着手。教育者,主要从

4、外因创造条件,然后通过内因起作用。那么教育者应该怎么教育呢?4所谓教育,是由“教”和“育”组成的。教,就是教给知识,“教”的价值取向应该很明显,就是要教给各种实用的、先进的知识。“教”,必须在“育”的基础之上。“育”就是培养,人才不是自由生长的,是需要培养的,培,就是培土,养,就是浇水、施肥。“育”的价值取向也应该很明显,就是培育各种功能,如道德功能、学习功能、志向功能、创新功能等。“育”的过程应该是“情境的影响和渗透”,就是给予良好的素材,让学生自己去搭建一个良好的潜意识平台。“育”搞好了,自育之后

5、就是自学了,在自育中自学,在自学中自育,教育就成功了。教会学生自育自学,结合我班自育自学的实验,让学生克懒,有以下方法:第一、坚持快乐原则。让学生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能找到快乐。其实,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是人格的教育,是人生观的教育,是抵抗心灵扭曲、心理疾病的免疫剂,是成年以后对付坎坷的有力武器。找到了快乐,就有了精神和兴致。例如:小组知识竞赛,在有准备后,学生积极性很高,互相竞争,在游戏中就把知识掌握了,效果很好。如果不搞竞赛,搞单独背诵,学生的兴致可能就不高,效果可能也就没有那么好。

6、第二、环境熏陶:任何一个人都要接受环境的熏陶。环境的熏陶对成年人影响不大,但学生却正在吸收期,所有的环境都将通过他们的本性的选择和加工吸收到他的意识或潜意识里而伴随他们一生。我们应该避免坏的环境的影响,孟母择邻就是我们的榜样。如果我们主动利用孩子的这一天性,我们就会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如果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和引导有方,班级学习氛围很好,有正确的舆论导向,那么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效果就好,开展自育自学条件就成熟。相反,如果老师上课,班级纪律一团糟,开展自育自学就无从谈起。第三、诱导、引导:实

7、际上就是引诱,是利用孩子好奇的天性,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自己去发展。可以诱导孩子正常学习,也可以诱导孩子进行特长学习。4例如:看到有人在下象棋,就可问孩子象棋是怎么下的?他若感兴趣,我们就正好借此机会教会他,带他入门。引导:就是直接告诉孩子做什么,引导不是说教,在孩子那里,说教是最没有意义的事,是最容易激活保护程序的做法,也是很多孩子不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引导一定要注意时间、场合和孩子的情绪以及引导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不要引起孩子的反感。有的父母通常对孩子说:你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做苦工等类似的语言

8、。孩子好像没有听见一样,所以对孩子一定要引导好。第四、帮助:帮助不是教。帮助有两种,一种是陪伴,孩子需要伙伴一起玩,需要孩子头带领,这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根本不会自己玩,当然也不会自己学习了,陪伴是和孩子一起学习。另一种是在孩子学习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及时提供帮助,最好是孩子提出帮助的要求或有要求帮助的愿望时提供帮助。自育自学,开展小组学习的方式很好,由组长负责,小组讨论,互助学习,老师指导。既符合孩子的天性,又能及时帮助孩子解困。第五、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