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距测量原理方法.ppt

视距测量原理方法.ppt

ID:56257372

大小:504.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0-06-04

视距测量原理方法.ppt_第1页
视距测量原理方法.ppt_第2页
视距测量原理方法.ppt_第3页
视距测量原理方法.ppt_第4页
视距测量原理方法.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视距测量原理方法.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二节视距测量来自云飞扬334082856视距测量是利用经纬仪、水准仪望远镜内的视距丝装置,根据光学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一种方法。视距测量具有操作方便、速度快、一般不受地形限制等优点。普通视距测量精度较低,仅能达到1/200~1/300的精度。但能满足测定碎部点位置的精度要求,所以视距测量被广泛地应用于地形测图中。一、视距测量原理进行视距测量,要用到视距丝和视距尺。视距丝即望远镜内十字丝分划板上的上下两根短丝,它与中丝平行且等距离。视距尺是有刻划的尺子,和水准尺基本相同。nm视距丝十字丝1.视线水平时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公式ABnmpn′m′MN11121314lmnlFfδdDhvi

2、**令则有式中K——视距乘常数,通常K=100;c——视距加常数,常数c值接近零。故水平距离为*A、B两点间的高差h为式中i——仪器高(m);v——十字丝中丝在视距尺上的读数,即中丝读数(m)。2.视线倾斜时的水平距离和高差公式ABEMNM′N′φll′L=Kl′Dhh′iivA、B两点间的高差h为:式中h′——高差主值(也称初算高差)。HAHB*视线倾斜时水平距离的计算公式为:视线倾斜时高差的计算公式为:二、视距测量的施测与计算1.视距测量的施测(1)在A点安置经纬仪,量取仪器高,在B点竖立视距尺。*(2)盘左(或盘右)位置,转动照准部瞄准B点视距尺,分别读取上、下、中三丝读数,并算

3、出尺间隔l。*(3)转动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使竖盘指标水准管气泡居中,读取竖盘读数,并计算垂直角α。*测站:测站高程:仪器高:仪器:测点下丝读数上丝读数中丝读数v/m竖盘读数L°′″垂直角°′″水平距离D/m除算高差h′/m高差h/m高程H/m备注尺间隔lm视距测量记录与计算手簿**A+45.37m1.45mDJ612.2370.6631.451.574874112+21848157.14+6.35+6.35+51.72盘左位置22.4451.5552.000.890951736-5173688.24-8.18-8.73+36.64*2.视距测量的计算例8-1以“视距测量记录”表中

4、的已知数据和测点1的观测数据为例,计算A、1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1点的高程。解****三、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1.用视距丝读取尺间隔的误差读取视距尺间隔的误差是视距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因为视距尺间隔乘以常数,其误差也随之扩大100倍。读数时注意消除视差,认真读取视距尺间隔。2.垂直角测定误差从视距测量原理可知,垂直角误差对于水平距离影响不显著,而对高差影响较大,故用视距测量方法测定高差时应注意准确测定垂直角。3.标尺倾斜误差标尺立不直,前后倾斜时将给视距测量带来较大误差,其影响随着尺子倾斜度和地面坡度的增加而增加。标尺必须严格铅直(尺上应有水准器),特别是在山区作业时。4.外界条

5、件的影响(1)大气垂直折光影响。(2)空气对流使成像不稳定产生的影响。返回下一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