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doc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doc

ID:56279233

大小:36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6-05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4页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山东省文登市实验中学2013届九年级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鲁教版计算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S-32(试题内容97分,卷面3分)一、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后面表格中)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纸燃烧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B.镁条燃烧,生成物的质量比镁条的质量大。C.20g食盐溶于80g水得到100g的食盐水D.蜡烛燃烧后质量减小。2.某物质加热分解生成氧化铁和水,则该物质中含有的全部元素是A.Fe、O  

2、       B.Fe、O、H         C.Fe、H       D.O、H3.小明同学从中获得以下信息:①该反应反应物是硫和氧气;②反应发生条件是点燃;③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不变;④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⑤参加反应的硫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1.其中正确的信息是A.①②④⑤B.①②③C.④⑤D.①②③⑤4.下列各项中,仅由物理变化引起的爆炸是A.点燃爆竹引起的爆炸B.油库由明火引起的爆炸C.用高压锅煮饭,因减压阀堵塞而引起的爆炸D.煤矿矿井内发生的瓦斯爆炸5.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说

3、明:、、依次表示氢、碳、氯元素的原子)从上述微观示意图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B.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化合物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Cl2CH3Cl+HClD.该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16.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67.燃烧是一类

4、重要的化学反应。下列对燃烧的认识错误的是A.物质的燃烧属于氧化反应B.任何物质燃烧时都会产生各种颜色的火焰C.燃烧可以直接为人们提供热能和光能D.人们可以利用燃烧制取所需的某些物质8.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9.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石油分离得到汽油、柴油等物质 C.酒精挥发 D.煤隔绝空气加热变成焦炭等物质10.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右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冷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

5、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B.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C.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D.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1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在烟头引起的火灾中,燃着的烟头主要作用是A.提供了可燃物B.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C.支持燃烧D.以上都是12.对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家庭厨房中发现有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烟机B.当酒精洒在桌面上并着火燃烧时,立即向桌面上泼水灭火C.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发现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时,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13.放假

6、了,小明和同学准备去郊游,在野炊前他们为了防止发生火灾提出了以下方案和理由。其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方案理由A在远离树林的空地上生火隔离可燃物B完毕后将未燃烧的木柴取走移走可燃物C完毕后用沙子将火盖灭隔绝空气和氧气D完毕后用水将火浇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14.烤羊肉串一般使用木炭,下列选择木炭的理由正确的是6①使用安全②成本相对比较低③运输方便④燃烧时相对比较干净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二、填空与探究题15.(8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有二

7、氧化碳生成的化合反应;(2)有水生成的化合反应;(3)有水生成的分解反应;(4)有水参加的分解反应。16.(8分)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40cm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的铜丝加热1min~2min。停止加热后冷却,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1)冷却后,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①;②。(2)你对上述实验现象的解释是:(3)请写出铜丝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通过这个实验对你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有什么启示

8、?17. (21分)自然界的碳氧循环如下图所示是自然界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简图,请仔细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中①④所指过程的含义:①;④(2)在⑤⑥所指的过程中,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了大气中的CO2,放出氧气,另一层含义是。(3)在⑦所示的过程中臭氧层中的臭氧在日光的作用下转化成了O2。臭氧是淡蓝色气体,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①写出图示中臭氧转化为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