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参考教案1.doc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参考教案1.doc

ID:56338582

大小:33.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1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参考教案1.doc_第1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参考教案1.doc_第2页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参考教案1.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参考教案1.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二)能力目标1在探究活动中,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三)情感体验目标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勇于探究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二、教学设想1重点、难点、疑点(1)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2)凸透镜成像规律。2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课型:新授课。基本教学思路:本节课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因而宜采用实验、讨论、探索法。三、教具学具准备光具座(或刻度尺)、凸透镜、光屏、蜡烛和火柴、投影

2、仪、投影片等。四、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根据凸透镜能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它们各自成的像有何不同?(二)进行新课1.整体感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例照相机。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两倍焦距。例投影仪。3/3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例放大镜。实像是指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用光屏承接;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用光屏收

3、到。2.教学互动互动1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成像的特点。明确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可能跟物体位置有关,设计实验进行论证。互动2比较照相机(或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特点。明确通过比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猜想:凸透镜所成像的正、倒,虚、实可能跟物体与像是否在同侧有关。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互动3实验中如何使光屏能接收到烛焰的像?明确通过实验观察,发现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要调整在同一高度,另外蜡烛必须放在一倍焦距之外。互动4将蜡烛由远处逐渐移向凸透镜,所成的像有何变化?像距怎

4、样变化?明确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小组之间交流自己实验的探究过程。互动5区别实像与虚像。明确实像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能用光屏承接;虚像看得见但光屏承接不到。互动6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明确利用投影片,引导学生运用实验结论阐述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结构和原理。3.达标反馈(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应调整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中央.3/3(2)下列哪种像不可能得到(D)A.倒立、缩小的实像B

5、.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他把蜡烛放在离焦点5cm处,则所成的像一定是(C)A.正立的B.倒立的C.放大的D.缩小的(4)下列光学仪器中,利用其能得到放大实像的是(D)A.放大镜B.潜望镜C.照相机D.投影仪4.学习小结(1)内容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结构与原理。(2)方法归纳本节课适用实验,讨论式探究方法。(三)布置作业1.拍照片时,要使像更大些,应该怎么办?2.

6、利用凸透镜制作投影仪。(四)板书设计第二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略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1.照相机2.投影仪3.放大镜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