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ID:5634056

大小:31.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2-20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_第1页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_第2页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_第3页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_第4页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第3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2.阅读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三、教学难点: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第3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2.阅读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

2、异同。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三、教学难点: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第3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2.阅读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三、教学难点:第3课宋明

3、理学教案第3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2.阅读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三、教学难点: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第3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2.阅读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3.

4、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三、教学难点:第3课宋明理学教案第3宋明理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理学产生的原因和主要理学家及其观点,记忆理学的代表性语录,准确解释理学一词及其由。2.阅读中的材料,提炼其观点,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3.分析宋明理学在压抑、扼杀知识分子自然欲求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中国人的个性、道德形成的作用。二、教学重点:三教合一、程朱理学的内容、地位和陆王心学的内容和地位。三、教学难点:理学和心学的异同;理

5、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和在中国传统化中的主流地位,从此儒学便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血液,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历史的长河滚滚而流,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儒学的权威会不会受到挑战呢?答案是肯定的!儒学的信徒们是如何应对挑战的呢?儒学又如何保持它的主流地位呢?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学说!儒学之所以能够保持它在中国化中的主流地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儒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思想体系。宋明时期,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宋明理学阶段。理学在宋代

6、兴起,在明代掀起一个高潮,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什么是理学?宋明理学为什么会兴起?他们的主张有哪些?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宋明理学呢?这节我们就学习这些内容。(二)讲授新一、宋明理学兴起的背景:三教合一1、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汉代经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于是,整个思想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而道教的修炼丹药长生不老,佛教的因果报应轮回世的思想在社会迅速传播。

7、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探究: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佛教的兴盛)这样,伴随着接受佛教、道教的人们越越多,正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2、“三教合一”潮流弥漫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随着政治稳定三教相互渗透,彼此调和逐渐趋向合一。在扩大社会影响和争夺各类信徒的过程中,儒学、佛教和道教互相吸纳对方的优点,三家互相渗透。儒家强调人世,根本目标就是强国。个人的精力应该奉献给国家。道家强调自由,目标就是超脱尘世而获得更大的自由。佛家强调解脱。儒家思想在三教中多侧重于人世间的事。而儒家思想是佛道二家的基础。3、

8、为重兴儒学,一些儒学志士的思考和探索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道德化修养,注重气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