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ID:5635305

大小:2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20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1页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2页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3页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4页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推理总结发酵作用的实质;  2、尝试利用发酵作用制作食品,举例说出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其他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4、举例说明人类对其他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目标】    1、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推理总结发酵作用的实质;  2、尝试利用发酵作用制作

2、食品,举例说出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举例说出其他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3、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4、举例说明人类对其他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尝试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作用,描述发酵作用的现象,说明食品的腐败原因和运用食品保鲜的一般方法。  2、难点:发酵作用的实质、举例说明发酵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前准备】  1、有关发酵实验错误操作的视频资料  2、适合饮料瓶口大小的打孔橡皮塞,插入玻璃导气管;澄清石灰水  3、学生制作的发酵面团、米酒或其他发酵食品。  4、其他视频资料和图片【教学过程

3、设计】    (一)导入:  教师:在学习本前,同学们曾经进行了一次情感投票,大多数同学认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还是有很多用途的,那么大家可否推荐几种细菌和真菌,让我们把他们的名字公布在光荣榜上?  学生:踊跃提出各种细菌和真菌。(二)主要教学过程:教师: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做了很多事情。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先”,细菌真菌和食品的制作有很大关系。其中经常用到的是酵母菌。  学生:展示利用酵母菌发酵作用吹起的气球。  教师:我看到大家的气球都吹的很大呀,可是我的气球怎么吹不起呢?一定是有什么地方出错误了。幸好我把我的操作过程录下了,大家能帮助我找找错

4、误吗?  教师:(录像)首先将酵母菌放在玻璃杯里,倒入暖水瓶里的开水。  学生:如果倒开水,酵母菌就烫死了。  教师:同学们说的对。其实实验到这里就是继续做下去也没有用了,但是后面的操作过程还有一些错误,让我们继续找一找吧。  (录像)将只加了水的酵母菌倒入饮料瓶,开始套气球。  学生:没放糖。  教师:对,酵母菌的发酵作用需要糖作为营养物质。让我们继续找错误:  (录像)将饮料瓶放在室外的窗台上(时值北京的冬天,冰还没化呢)  学生:太冷了,冻冰了。  教师:对,发酵作用需要一定的温度。所以老师的操作有三个错误,气球肯定是吹不起了。大家有没有

5、想过,把你们的气球吹起的是什么气体呢?  学生:(猜测)二氧化碳。  教师:我们能不能想办法证明你的猜测呢?七年级时,我们曾经检验过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的。  学生:用石灰水。    教师:请一位同学用手捏紧饮料瓶,将饮料瓶中的气体通过玻璃管引导出,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学生:石灰水变浑浊了。  学生:瓶子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教师:发酵作用需要活的酵母菌、适宜的温度和营养物质,产生了二氧化碳,我们是不是能够推论出发酵作用其实就是酵母菌的什么生理作用呢?  学生:呼吸作用。  教师:发酵作用除了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了别的物质吗?让我们闻一闻。

6、  学生:酒味。  教师:对。我们的饮料瓶是密封的,里面氧气充足吗?  学生:不充足。  教师:酵母菌在氧气不充足的情况下,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我们利用它的这个特性酿酒。有同学实验过吗?  学生:展示自己酿制的米酒和果酒。  教师: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酵母菌呼吸作用会产生什么呢?  学生:展示添加了酵母菌的面团和没有酵母菌的面团。  教师:面团为什么鼓起一个个小泡泡?  学生:产生了二氧化碳。  教师:为什么摸起和不加酵母菌的面团不一样?  学生:产生了水。  教师:对。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我们用它的这种

7、特性制作松软的馒头、面包、蛋糕和饼干等。  教师:想想家里的冰箱和橱柜,里面还有哪些食品是细菌、真菌帮助我们制作的呢?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配合出实物):酸奶、醋、酱油……  教师:我很喜欢吃的酱豆腐,也是由真菌帮助制造的。有人知道王致和酱豆腐的历吗?  学生:清朝咸丰年间,有一个卖豆腐的叫王致和,家里很穷。这天他豆腐没卖完,他就把剩下的豆腐放在坛子里,放了些盐哪、花椒什么的,打算泡一泡再捞出晾成豆腐干。可是后有事出门忘记了,等回家想起,赶紧过去掀开坛子,一股臭气扑了出。王致和想,坏了,这么多东西全糟蹋了,这可赔大发了。可他又舍不得扔了,就伸手

8、抓出了两块尝了尝。觉得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儿,还真好吃。他又把隔壁的几位老街坊都请了过一块儿吃了起,大伙儿都说味道不错。王致和因做臭豆腐出了名,后一传十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