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ID:5635382

大小:36.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7-12-20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1页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2页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3页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4页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和制作甜酒使学生明确——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2探究食品腐败原因,使学生明确——食品的保存与细菌、真菌有关。3多种疾病的防治与细菌和真菌有关。4研究细菌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思考能力。2通过多媒体演

2、示,培养学生观察和收集信息能力。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能力。4通过探究“食品腐败原因”,学以致用想方设法采取一定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食品腐败问题。情感目标1通过对本节学习,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观点。2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同学学习生物兴趣,热爱自然科学情愫,激发同学的创造激情。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同学关注生活现象、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教学重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食品腐败的原因及食品保存的主要原理。3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对疾病的防治及利用细菌保护环境。●教学难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离不开细菌和真菌。2食品防腐败的保存办法

3、。3探究细菌和真菌对生活污水处理办法。4认识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教学方法实验法(演示实验、对照实验、分组实验)、多媒体演示法、“观察—讨论—归纳”法●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1)温开水、糖1斤、酵母、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小气球若干个;外活动小组已准备好的发酵实验挑选效果明显的一组;(2)有关食品保存的多媒体;有关污水处理的多媒或电视节目。(3)酒曲三块、浸泡一昼夜的糯米400g(即9斤)分成三份、凉开水、清洁容器、蒸馏水、清洁筷子、清洁蒸布若干块。2学生准备:(1)收集各类药物说明书(特别注意是抗生素药物的);食品保存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有关处理污水的信息收集。(2)各类酸奶袋或瓶

4、。●时安排2时第一时●教学过程[创设热点情境,导入新]教师: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生物科学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药品、干细胞移植等都是人们关注热点。另外国际重大事中炭疽热、核泄漏、生物武器等,也是人们关心的焦点。请同学们注意,我刚才说到的热点和焦点信息中,你能指出哪些是和细菌、真菌有关吗?学生抢答:转基因药品和炭疽热、生物武器。教师:很好,看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很高。什么是转基因药品,什么是炭疽热呢?还是让我们先重新认识一下细菌和真菌吧。请同学们列举已学过的细菌或真菌。学生(举手做答):学过的细菌有枯草杆菌、根瘤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等。学过的真菌有霉菌、酵母菌、蘑菇

5、等。(学生回答不全,允许其他学生补充)教师:哪些是对人类有利的?哪些是对人类有害的?学生:(讨论后做答)有利的包括根瘤菌、醋酸杆菌、乳酸杆菌、曲霉、酵母菌、食用蘑菇等;有害的是枯草杆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青霉等。教师:很好。平常一提起细菌和真菌,人们往往只想到它们的害处,其实,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看,我们这节要给细菌和真菌“平反昭雪”了。板书:第二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利用教师:(拿出外活动小组已做好的有关发酵现象的实验,其实验效果接近书P71页上发酵现象图)请同学观察我拿出的这个瓶有何特点?学生:(认真观察之后做答)瓶内不断有气泡产生,瓶口套的小气球在不断地膨胀变大。教师:同学们

6、观察的很细,原小气球胀大的原因是因为瓶内不断产生气体的原故。同学们,为什么瓶内会不断产生气体呢?你想知道我放进瓶里的是什么东西吗?学生:想知道!教师:这个问题,请生物外小组的同学回答。外小组同学:瓶内放进了糖和酵母。教师:原,瓶内放进了糖和酵母,就会产生气泡把小气球吹起。那好,我们请同学当场做实验证明。学生活动:按书P71演示实验开始进行实验。●学生1:介绍实验用具,即玻璃瓶或矿泉水瓶、糖、酵母、小气球、温开水●学生2:介绍实验步骤●学生3:具体操作。操作步骤如下:(a)先将温开水中倒入一大勺糖和一小包酵母,搅拌,倒入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再往瓶内放入一些温开水。(b)将一瘪小气球套在瓶口。(

7、实验完毕)教师:同学们看,刚装好的瓶里有没有气泡产生,小气球胀了没有?学生:摇头叹气。教师:为什么?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放的时间短,应放在温暖的地方才会有气泡。教师:好,那我把瓶放在教室窗台上,同学们可记住每天观察。接下,老师倒有一个问题要问同学们:记得刚才做实验的同学放到瓶子里的是糖、酵母和水,没有气体呀!可为什么在温暖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气泡?学生:(讨论后应答)因为酵母把糖分解了,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小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