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沟·遇河·造船·渡.doc

越沟·遇河·造船·渡.doc

ID:56369154

大小:9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6-22

越沟·遇河·造船·渡.doc_第1页
越沟·遇河·造船·渡.doc_第2页
越沟·遇河·造船·渡.doc_第3页
越沟·遇河·造船·渡.doc_第4页
越沟·遇河·造船·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越沟·遇河·造船·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越沟·遇河·造船·渡河——我是这样进行《欧姆定律》教学的教学设计思想:民勤六中侍明虎“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它在初中电学知识中处于核心位置:它之前的《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是欧姆定律的必要准备,而欧姆定律是它们的聚集;电功、电能和家庭电路是欧姆定律的延伸与扩展。远而言之,它是对高中的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和电磁感应定律教学法的铺垫,是学习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础。就是对学生今后的生产和生活也有指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还能使学生学到一个重要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法。因此,学好欧姆定律是学好电学的关键。三维目标

2、:1、知道什么是欧姆定律及欧姆定律的表达形式;2、通过动手操作,初步了解控制变制变量法;3、能应用欧姆定律分析解答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4、通过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课堂活动,发挥其合作精神,也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面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1、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表式;2、掌握一种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教学难点:欧姆定律的得出和体验控制变量法的妙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作指导,运用实验探究法、教学互动法等多种方法,以创设情景、指导、学生实验为主,并结合讨论、练习。教学用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电源、电压表

3、、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电路板等。教学过程:一、越沟、提趣“越过沟,使学生露出微笑,进而提起兴趣。”是这个环节的知识和情感的教学目的。首先,我设计一个操作性强而且有趣的实际问题——“沟”;如何根据如图1所示的材料制作一个工具,在泡沫塑料板上作一个五角星——谓之“做五角星问题1”图1然后,引导学生“越”,在老师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能应用“电流的热效应”这个知识点,利用电源、电热丝和竹片比较熟练地制作出“电热锯”,然后在泡沫塑料板上做出五角星。通过“越沟”:不仅将学生已有的知识——“电流的热效应”得到物化;重要的是,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

4、产生了愉悦的心情,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进而激起学生探知的兴趣与欲望,为下个环节教学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二、遇河、引题“遇到河,使学生皱起眉头,进而引出课题。”是这个环节的知识和情感的教学目的。让学生“越过沟”的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遇到“河”,进而引出“题”。我在上述环节的基础上,将问题延深、加难,再提出一个问题——“河”:根据图1所示的材料选择几节电池、用哪个电热丝制作一个电热锯在泡沫塑料板上做五角星比较快——谓之“做五角星问题2”?由于学生的相关知识(欧姆定律)不具备而很快陷入了困境(就要得到这一效果),此时是教师引题的好时机

5、。我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分析不能渡过眼前这条河的原因,找到问题的症结。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很快发现:欲想过:“河”——选择哪个电源、哪个电热丝制作一个电热锯在泡沫塑料板上做五角星比较?必须“造船”——解决新的问题:通过导体电流的大小I与导体两端的电压U、导体的电阻R的关系。由此引出了新的课题。学生能顺利“越沟”而不能“过河”,前后对比,坚定了学生探索新知识的信念和决心,提高了他们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为新知识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遇河”、“遭障”到激发学生“造船”,进而引出课题,自然而不生硬,引得学生明明白白,兴趣盎然。三、造船、探题

6、造好“船”——得出欧姆定律,掌握“控制变量法”使学生既感受到探知的艰辛,又感受到探知的乐趣,是这个环节的知识、方法、情感的教学目的。1、教给方法:这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实验法和控制变量法在本节中被演绎得淋漓尽致。《欧姆定律》是对学生进行这两种方法教育的最典型的内容之一;而且在今后的教学中常常会用到控制变量法,因此应该把“教给方法”作为本节的教学重点来对待。对学生进行实验法的教育应该在学生亲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进行。让学生亲身体验这种探知方法的步骤和过程,并把它和理论推导法进行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了解这种方法。对学生进生控制变量法的教育应该

7、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亲手做实验的过程中进行。我是这样的做的:首先向学生发问,电流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阻同时有关系,即然这样我们怎样通过实验来研究呢?然后引导学生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1)让电阻R(=10殴)不变,电压U变(1V——2V——3V),看电流如何变?(2)让电压U(=2V)不变,电阻R变(5殴——10欧——15欧),看电流如何变?通过实验,学生对控制变量法有了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把学生引到控制变量法的理论高度。1、探知(1)选器材这一步和下一步的“连实物”都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由于“为什么要用”是“会用”的前提,所以选器

8、材时要避免机械性。我的做法是,在对器材的“需要性”作阐述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选取所需要的器材而不是由教师一一地机械的拿出。例如对“滑动变阻器”的选取,我首先阐述它的“需要性”:“要想知道电流和电压的关系,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