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说孔子拜师.ppt

七说孔子拜师.ppt

ID:56376521

大小:26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6-14

七说孔子拜师.ppt_第1页
七说孔子拜师.ppt_第2页
七说孔子拜师.ppt_第3页
七说孔子拜师.ppt_第4页
七说孔子拜师.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说孔子拜师.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资源开发七说课堂评价板书设计一、教材分析地位、作用和特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作用及特点《孔子拜师》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编选本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从孔子拜师这个故事中,对我国历史上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有初步的了解,激发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自读自悟,读中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孔子求学的过程,感受孔子、老

2、子的品行,产生对他们的崇敬之情。为人要勤奋谦虚、真诚无私。激发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三个维度和本课的自身特点,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2、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学生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通过品读想象、联系实际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结合本单元主题和本课的学习内容我将教学重难点确定为3、二、学情分析说学情三年级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识字教学向中年级阅读教学过渡的敏

3、感阶段,在小学语文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进行段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 我设计了“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孔子和老子品行?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等问题。根据语文课标理念: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在学法指导上我让学生主动积极的进行多元对话,从中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和运用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自主、合作,采用集体力量和智慧来学习新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着带路人的作用。学生困惑时给予启发,阻塞时给予点拔,上台阶时给予铺垫,攀登时给予鼓励。三、教学模式

4、说模式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本节课我采用了”导——读——议——练“四位一体教学体系。这一教学体系立足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将课堂主动权还给学生。“导”即导学,教师设计导学目标、导学练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交流、总结。“读”学生阅读课文,采用多种方式朗读、默读、交流读等.“议”是交流、是对话、是学生间的互动合作。“练”即当堂训练、当堂检测。整个教学中我将导、读、议、练“贯穿于始终。四、教学设计说设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

5、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活用教材,突破教材。结合以上要求,我将教学环节设计如下:一、复习引入,概括课文大意。三、点拨提升,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且小组展示说设计四、以诗小结,作业布置五分钟分钟十五分钟五分钟(一)复习引入,概括课文大意。(1)复习引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从家乡(曲阜)到(洛阳)拜(老子)为师。(2)首先孔子决定拜师;其次他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老子为师;接着孔子认真求学,虚心请教,老子也毫无保留地把学问传

6、授给他;最后人们既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又敬重他的人品。(板书:17、孔子拜师)五分钟(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组内交流1.自主学习:认真默读课文2、3自然段,用“──”和“~~”勾出最能体现孔子和老子品行的句子,哪些词语最能打动你,请用“▲”标出来,并在句子旁边注明体现他们的什么品行,从这些词句中,你体会到什么?2.小组合作:小组内交流从这些句子和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方法指导:认真倾听,相同答案不重复,有不同意见的作补充或者提出质疑。记录员负责记录同学们的疑问,组长请把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安排汇报时,一人读句子,一人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3.

7、组内交流:每三个人分成一队,二人表演,一人给予意见改进。配上动作,把人物对话读好,每个小组选择最好的一队班上展示。 学生对孔子和老子的品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本课时,又设计了小组汇报展示、情景表演、点评质疑等连贯环节,为学生创造了大量自由表达的机会。学生的语言表达处于学习和积累阶段,这也是他们今后学习的重点。(设计意图:一篇课文是一个整体,我们要在这个整体中找一条主干,来贯穿全文的学习。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作为线索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课堂结构和教学思路更为清晰,符合中年级学生的阅读和认知水平。)十五分钟(三)点拨提升,体会人物的优秀品质1、对本课“

8、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的理解,我先出示孔子拜师的路线图,进行古今交通工具的对比,感受路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