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造船技术(第八章).ppt

现代造船技术(第八章).ppt

ID:56383531

大小:3.01 MB

页数:55页

时间:2020-06-14

现代造船技术(第八章).ppt_第1页
现代造船技术(第八章).ppt_第2页
现代造船技术(第八章).ppt_第3页
现代造船技术(第八章).ppt_第4页
现代造船技术(第八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造船技术(第八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现代造船技术(船体建造工艺)第八章船舶下水下水过程——新建船舶从建造区移到水中去下水前应完成的工作:(1)应能保证船舶下水时具有足够的纵向和横向强度;(2)完成主甲板以下的密性试验并检验合格;(3)完成船体内部与船底板,舷侧外板直接连接的设备的安装工作;(4)完成推进器、舵、尾轴出口、海底阀、测深仪等一切水下工程及系缆设备和下水前必须的救生设备等安装工作;(5)完成船体型线和主尺度的测量检验,载重线和吃水标志的绘制,船体外壳水下部分的油漆工作;(6)下水资料完整。下水方法:1.重力式下水——纵向船台2.飘浮式下水——船坞3.机械化下水——横向船台、小船第一节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施一、

2、重力式下水1.纵向涂油滑道下水2.纵向钢珠滑道下水3.横向涂油滑道下水二、飘浮式下水1.干船坞下水2.造船浅坞三、机械化下水1.纵向船排滑道机械化下水2.两支点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3.楔形下水车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4.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5.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6.高低脚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7.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8.升船机下水9.用浮船坞下水第二节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过程的分析尾部先入水的好处:尾部浮力大、尾部形状阻力大、可避免与船台碰撞下水过程的四个阶段:(1)船舶刚开始滑动到和水面接触;(2)从与水面接触到开始尾浮;(3)从尾浮开始到完全飘浮;(4)从飘浮到滑行完全停止。一、船

3、舶开始滑动到刚刚和水面接触下滑条件(5-1)二、从与水面接触到开始尾浮(5-2)(5-3)船尾上浮船尾开始上浮时下式中因而有反力作用在端点A处。(5-4)2.船舶仰倾当重力矩大于浮力矩时就会发生仰倾。三、从尾浮开始到完全飘浮首跌落:首支架离开滑道时,浮力还小于船舶下水总重量,就会产生首跌落。四、从完全飘浮到船舶停止滑行这一阶段主要是控制船舶在水中的滑行。主要措施如限制下水区域船舶的航行、下水船带缆绳控制滑行速度和时间、拖轮制动等。第三节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设施和工艺措施一、下水墩木1.砂箱下水墩木2.活络铁墩二、滑道1.滑道坡度船长60米以下1/17~1/1460m~120m1/17~1/

4、16120m~200m1/24~1/182.滑道中心距1/3~3/7B滑道宽度↑滑道中心距↓3.滑道末端水深H=TF+h+h0其中:H——滑道末端水深,mTF——下水船舶首支架处的首吃水,mh——首支架处船底至滑道面的距离,mh0——裕度,通常取0.2m4.滑道长度L=L1+L2其中:L——滑道总长L1——水上滑道长度L2——水下滑道长度L2=H/sinH——滑道末端深度——滑道坡度5.滑道宽度5-9b——_每根滑道的有效宽度Dc——典型产品下水总重量n——滑道数目,一般取n=2l——滑板长度,按船长80%算Ps——滑道平均单位面积压力K——不均匀系数,取1.2~1.36.滑道荷重

5、分布三、滑板四、下水油脂下水油脂一般由承压层和润滑层组成承压层由石蜡、硬脂酸、松香等组成。各种成分的比例根据船厂所在的地区和下水的季节不同而变化。润滑层常用的润滑剂有润滑剂3号、4号工业钙基脂、松香基滑油、水肥皂和机油等。五、下水支架1.中间支架和尾支架2.首支架六、止滑器1.手动止滑器2.机械止滑器七、下水过程中消除有关事故的工艺措施1.不能下滑或中途停滑预防措施检查滑道变形情况;选好油脂类型;均匀涂油脂。处理措施用缆车拉动或千斤顶顶推。2.仰倾和首跌落现象主要是采用大潮位下水的方法避免仰倾和首跌落现象。3.克服船舶在水中冲程过大的制动措施(1)盾板制动(2)缆索制动(3)阻荷制动(

6、4)锚制动(5)钢丝绳制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