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

ID:5639918

大小:2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20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_第1页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_第2页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_第3页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_第4页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奇思妙想》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奇思妙想》教学设计甲马池镇杨洞中小学校王文艺【教材及学生分析】本内容选自大象版六上第三单元的内容,六年级的学生经历了三年科学课的专门学习,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比较熟悉,初步掌握了探究的基本技能。到了六年级上学期,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究意识。本单元以制作乐器为教学平台,突出技术特色。教师将引导学生确定制作项目,对制作中的困难及效果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展开深入的研讨,排除知识和技能上的障碍,最终实现制作、演奏乐器的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搜集资料、动手实践能力。【教学目标】1、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2、会制定书面的制

2、作计划。3、培养学生大胆想象、相互合作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难点】制定自制乐器方案【教学用具】1、信息来源:录像(交响乐合奏、自制乐器演奏2、实验材料:直尺、橡皮筋、队鼓、锣、钗、三角铃、口琴、塑料泡沫颗粒【教学过程】一、引入活动。聆听一首学生喜欢的乐曲,让学生猜猜都有哪些乐器在演奏,引出有关乐器的话题。二、认识声音的产生和分类(17)1、我们都被这美妙的音乐所吸引,谁能来说说你的感受。是啊,真奇怪,这美妙的音乐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老师也有这样的疑问,怎么办呢?(做实验)那在实验中到底怎么做呢?2

3、、我们每个小组的桌子都有一种乐器,请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一个同学想办法使你的乐器尽可能的发出最大的声音,而其他同学认真观察,想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3、小组代表上前交流教师相机介绍:吉他属于弦乐器,中间是空心的;鼓属于打击乐器;笛子属于管乐器。同时出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4、了解声音的分类谁能来吹奏一曲?如果不行老师示范。听了音乐,你有什么感受?像这样的振动有规则的、有准确高度的声音叫乐音。那是不是所有的声音都是乐音呢?(不是的)无固定音高或音高听起来不明显的声音为噪音。{噪音使人感到厌烦、分散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严重

4、的、甚至可以引起耳聋。现在的一些大城市严禁司机鸣喇叭,鸣一次罚款200元。我们在座的同学也要远离噪音。)三、拟定制作乐器计划(20)1、我们知道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开课之初我们也听了笛子与大提琴的合奏,被悠扬的笛声深深吸引,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做一件乐器?(想)在做乐器之前我们还是先来拟定制作计划。在做之前请同学们看前面,老师介绍乐器,仔细观察,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2、拟定制作计划①小组讨论制作目的、制作器材、制作步骤。②用本子写出来③小组同学交流情况3、同学们,我的计划已经拟定出来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自制乐器演奏。看了

5、表演,同学们的心情一定很激动,那么请同学们下课以后按照计划做出想要的乐器,下节课我们将进行自制乐器表演大赛。《奇思妙想》教学反思王文艺在《奇思妙想》这一节课中,本着还给学生一个真正的课堂,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教师只起一个主持人的作用,做到了:  1、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时,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看大型乐器表演,师生互动,让学生观察。在欣赏分析过程中,让学生进入乐器的世界。  2、小组合作,相互启发,协作,展示学生的想象。  本节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个孩子动手操作,说出自己的想法,再集中,

6、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再分工,然后集体创作。让学生在讨论,探索,想象,合作,创作中充分发挥想象,展示每个同学的个性,集思集体的智慧,体验协作带来的成功。3、多媒体的恰当利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课堂中没有灵活把握住学生,学生在组织交流中有所欠缺,有待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利用了多媒体,展示了不同学生自制乐器作品,然后拟定计划。。  我的这节课只是从一个角度去考虑的,存在诸多问题,希望在座的专家、同行提出宝贵的意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