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

ID:56440262

大小:6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6-24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隋唐实行科举制度的目的,考试制度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能力目标:培养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情感目标: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二、重点难点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三、教学方法1.角色扮演,分组讨论。2.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合作的意识。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古人云:人生有四大喜事。那么是什么呢?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

2、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们今天就谈谈其中的一件喜事那就是金榜题名时,提到金榜题名时,我们立马就会想到考试,我们每个同学可谓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我们知道考试是今天社会对人才的一种较为公平选拔方式。那我们知不知道在古代社会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由此导入新课。课件显示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二)学习新课1、学生自主学习。浏览课本,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及书写,完成学案基础知识导读内容。2、讲授新课(1)科举制的诞生①诞生的背景:魏晋时期按门第出身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创立前,土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是做高官的基本条件。也就

3、是说要做高官必须同时具备①本人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②还必须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推荐。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是不能做高官的。这样选拔官吏的实权并没有控制在朝廷手中。)②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分角色表演隋文帝、隋炀帝时期的读书人,介绍自己所处时期的选官制度和形式,概括总结文帝和炀帝分别为科举制诞生做了哪些贡献?③小组讨论:1、隋文帝为什么要废除旧的选官制度呢?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权贵子弟、出身低微的读书人、朝廷分别带来什么变化?教师总结:普通读书人和贫穷人家的子弟可以自愿报名参加官府的考试

4、,这样就扩大了选官范围,选官权力也就牢牢控制在中央手中。那么我们现在就来学习科举制的创立。过渡:隋朝科举制虽然规模不大,还不完善,但却有着重要意义。那么,科举制在唐朝是怎样完善的?(2)科举制的完善1.唐时科举考试的科目,以哪两科最重要?常设考试科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明字、三史科、开元礼科。以进士和明经科最为重要。2.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学生甲:唐太宗时,扩充国学规模,扩进学舍,增加学员,考中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学生乙:武则天时,大力提倡科举,举行殿试,不仅有文举还开设武举。学生

5、丙: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主要考试内容(用多媒体打出板书内容,让学生思路清晰)进士及第是一种高荣誉,人称“登龙门”。新进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曲江参加国宴,在曲江垂帘观看。高门权贵也云集于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新科进士们附诗抒情、春风得意。3.看书、讨论2、你认为科举考试的最大获益者是谁?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内容,你会怎样做?在这种规定下,你估计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过渡):我们现在学习了这

6、么多,请大家讨论一下科举制对当时和后世及对整个世界文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科举制的影响思考讨论:从正反两个方面归纳隋唐科举制度对当时封建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由学生讨论后整理得出如下结论:积极作用:⑴改善了用人制度,对社会发展有进步意义。A、科考形式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考试。B、他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扩大了唐朝以后封建统治的阶级基础,为封建统治阶级不断注入新鲜血液。(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开创了整个社会读书求学的良好风气。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和唐文化的发展,

7、造就一批诗人,推动古文运动和传奇小说发展,使唐文学达到很高水平。消极作用:第一、考试内容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第二、科举制度也产生了家庭悲剧。由于科举制度及第者享有丰富的优待的荣誉,而且科举也是普通人出头的重要途径,因此经常会有贫士高中之后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三)课堂小结:学生分组小结,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巩固基础知识,养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四)作业布置:“学习了科举制后,请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吗?(让学生从

8、不同角度出发,抒发自己的感想。)五、板书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