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苏科版.doc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苏科版.doc

ID:56641586

大小:8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7-01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苏科版.doc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苏科版.doc_第2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 10.5 物体的浮与沉学案苏科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0.5、物体的浮与沉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使用日期________学习目标:1.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3.知道物体和液体密度对浮沉条件的影响;2.通过浮沉条件的实际应用,了解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知道密度计、潜水艇、热气球的原理。使用说明:先由学生自学课本,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然后小组内进行讨论,让几名同学到实物投影进行展示,其他同学整理学案,并完成针对练习题。最后小组间互相点评,老师进行点拨、提升,及对各小组评价。重点、难点:一、自

2、主学习1.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1)称量法:F浮=。(2)原理法:F浮=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如果下沉了,是因为(选“浮力小”、“重力大”或“物体的浮力大于受到的浮力”)二、合作、探究,展示【问题1】将橡皮泥、苹果、蜡烛、铁块、乒乓球、装有不等沙子的密封小桶等浸没在水中,这些物体在水中将怎样运动?上浮的物体有:;下沉的物体有:。【问题2】怎样使下沉的物体浮起来?怎样使漂浮的物体沉下去?方法:①改变物体自身的。如:。②改变物体所受的。如:。可见改变物体的和的关系就可以改变物体的浮与沉。【问题3】那么在物体在水中的不同状态,重力和浮力之间会存

3、在怎样的关系呢?根据前面学习的二力平衡条件和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结合教材图10-33,分析物体处于不同情况下的受力大小情况,完成下表中的内容。物体所处的状态或变化情况V排与V物的关系重力与浮力的关系漂浮上浮悬浮下沉[阅读]阅读“生活物理社会”:潜水艇是靠改变实现浮与沉的。【问题4】判断物体浮沉的另一种方法。根据重力和浮力的关系我们还可以推导出另一种判断浮沉的方法。对实心的物体而言:G物=mg=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F浮=G排=对于浸没的物体而言:V物V排利用浮沉条件的关系可推导,若悬浮根据F浮=G物,可得ρ物ρ液[总结]上浮:F浮G物

4、;V排V物;ρ物ρ液物体的浮沉条件下沉: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漂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悬浮:F浮G物;V排V物;ρ物ρ液例题:一物体漂浮在水面上(甲图),露出液面的体积为浸入液体中体积的1.5倍,则物体的密度是,若把此物体放入另一液体中(乙图),发现物体漂浮在液面上,且有一半露出水面,则次液体的密度是。(试写出分析过程)∵物体漂浮∴F浮G物∵F浮=G物=∴∵物体漂浮∴F浮G物∵F浮=G物=∴乙甲【问题5】浮沉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⑴打捞沉船的原理:将装水的浮筒沉入水底绑在船体两侧,用高压气体将浮筒内的水排出,减小浮筒的,当

5、浮力重力时,沉船就可以上浮了。⑵气球的升空原理:将气球内充上密度比空气的气体,如氦气,氢气、热空气,则这些气体的重力就小于同体积的空气的重力,即气球的重力气球所受的浮力,气球就会升空了。例题:将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若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ρ甲、ρ乙,静止时密度计所受浮力分别为F甲、F乙,则()A.ρ甲>ρ乙F甲=F乙B.ρ甲<ρ乙F甲>F乙C.ρ乙>ρ甲F甲ρ甲F甲=F乙【问题6】计算浮力大小的方法求浮力的方法称量法:F浮=原理法(排液法):F浮=浮沉条件法(悬浮或漂浮):例题:600年前,我国明

6、代航海学家郑和从南京开始下西洋的壮举,郑和使用的名为“宝船”的大帆船从长江驶入海洋时,若船上载重不变,则船所受的浮力,排开水的体积(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是因为海水的密度比河水的密度。三、当堂检测:甲丙丁乙1.甲、乙、丙、丁是四个体积相等、形状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球,把它们投入水中静止时的情况如右图所示,它们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沉到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B。只有漂浮的物体才受浮力作用C.凡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浮力作用D。物体浸得越深,浮力越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A.体积相同的物体放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同B.质量相同的物体入在液体中受的浮力相同C.V排相同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4.在木棍的一端缠铁丝,使它能竖直浮于水面,如果用刀把露出水面部分割去,则()A.佘下部分全部浸入水中不不动B.佘不部分又将下有一部分露出水面C.佘下部分将下沉D.无法判断四、本课小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