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doc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doc

ID:56709875

大小:2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05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doc_第1页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doc_第2页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doc_第3页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doc_第4页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一)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正常足月儿与早产儿在外观上各具特点,(二)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胎儿肺内充满液体,足月儿约30~35ml/kg,出生时经产道挤压,约1/3肺液由口鼻排出,其余在建立呼吸后被肺间质内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弱的呼吸运动。分娩后在第一次吸气后紧接着啼哭,肺泡张开。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节律常不规则,频率较快,约为40~60次/分,由于胸腔较小,肋间肌肉较弱,胸廓运动较浅,主要靠膈肌运动,故呈腹式呼吸。 早产儿呼吸中枢尚不成熟,呼吸浅表且节律不规整,常出现呼

2、吸暂停。所谓呼吸暂停,即呼吸停止时间达15-20秒,或虽不到15秒,但伴有心率减慢,发绀及四肢肌张力的下降。早产儿因肺发育不成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2.循环系统出生后血液循环变化为:①脐带结扎后,胎盘-脐血循环终止;②随着呼吸建立和肺膨胀,肺循环阻力下降,肺血流增加;③从肺静脉回流到左心房的血量显著增加,压力增高,使卵圆孔关闭;④由于PaO2增高,动脉导管收缩,继而关闭,完成胎儿循环向成人循环的转变。新生儿心率波动范围较大,通常为100~150次/分,平均120~140次/分。足月儿血压平均为70/50mmHg(9.3/6.7kPa)。 早产儿心率偏快,

3、血压较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开放。 3.消化系统足月儿吞咽功能已经完善,但食管下部括约肌松弛,胃呈水平位,幽门括约肌较发达,易溢乳。肠管壁较薄、通透性高,有利于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但肠腔内毒素和消化不全产物也容易进入血循环,引起中毒症状。消化道已能充分分泌大部分消化酶,只是淀粉酶至生后4个月才达到成人水平,因此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生后10~12小时开始排胎便,约2~3天排完。胎便由胎儿肠道分泌物、胆汁及咽下的羊水等组成,呈糊状,为墨绿色。若生后24小时仍不排胎便,应检查是否有肛门闭锁或其他消化道畸形。因肝内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量及活力不足,多数生后出现生理性

4、黄疸,同时对多种药物处理能力(葡萄糖醛酸化)低下,易发生药物中毒。 早产儿吸吮力差,吞咽反射弱,贲门括约肌松弛,胃容量小,可发生哺乳困难、进奶量少,更易发生溢乳。消化酶含量接近足月儿,但胆酸分泌少,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缺氧或喂养不当等可引起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此外,由于早产儿的胎粪形成较少和肠蠕动乏力,易发生胎粪延迟排出。早产儿肝脏不成熟,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不足,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较长。肝脏合成蛋白能力差,常发生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白蛋白减少也可使血清游离胆红素增加,易引起核黄疸。糖原储备少,导致低血糖。 4.泌尿系统新生儿生后一般24小时内开始排尿,少数在48小时内排尿

5、,如48小时仍不排尿应进一步检查。 新生儿肾小球滤过率低下,浓缩功能较差。因此排出同样量的溶质需比成人多2-3倍的水分。新生儿肾排磷功能差以及牛乳含磷高、钙磷比例失调,故牛乳喂养儿易发生血磷偏高和低钙血症。早产儿肾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排钠分数高,易产生低钠血症。葡萄糖阈值低,易发生糖尿。由于碳酸氢根阈值低和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加之牛乳中蛋白质含量和酪蛋白比例高使内源性氢离子增加,故牛乳喂养儿易患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由于早产儿配方奶粉的广泛应用,现已很少发生。 5.血液系统足月儿血容量平均为85ml/kg。出生时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较高,血红蛋白中胎

6、儿血红蛋白占70%~80%(成人<2%),5周后降到55%,随后逐渐被成人型血红蛋白取代。白细胞数生后第1天为15~20×109/L,3天后明显下降,5天后接近婴儿值;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为主,4~6天与淋巴细胞相近,以后淋巴细胞占优势。血小板出生时已达成人水平。由于胎儿肝脏维生素K储存量少,凝血因子Ⅱ、Ⅶ、Ⅸ、X活性低,故生后常规肌注维生素K1。 早产儿血容量为89~105ml/kg,周围血有核红细胞较多,白细胞和血小板稍低于足月儿。维生素K、铁及维生素D储存较足月儿低,因而更易发生出血、贫血及佝偻病。维生素E缺乏亦是生后数周发生早产儿贫血的原因之一。 6.神经系统足月儿大

7、脑皮层兴奋性低,睡眠时间长,觉醒时间一昼夜仅为2~3小时。大脑对下级中枢抑制较弱,且锥体束、纹状体发育不全,常出现不自主和不协调动作。新生儿期间视觉听觉味觉触觉温觉发育良好,痛觉嗅觉相对较差。出生时已具备多种原始反射。 (1)觅食反射:用手指触摸新生儿口角周围皮肤,头部转向刺激侧并张口将手指含入。 (2)吸吮反射:将乳头或奶嘴放入新生儿口内,出现有力的吸吮动作。 (3)握持反射:将物品或手指放入新生儿手心中,立即将其握紧。 (4)拥抱反射:新生儿仰卧位,拍打床面后其双臂伸直外展,双手张开,然后上肢屈曲内收,双手握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