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doc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doc

ID:56739892

大小:5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7-07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1页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2页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实验探究专题复习教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考复习专题:化学科学实验探究一、复习目标:1.复习实验探究中提出问题或猜想的能力。2.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3.强化对科学探究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能力。二、复习重难点:1、物质成分的探究2、物质性质的探究3、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4、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关的探究三、复习策略:(一)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二)实验探究题的主要结构1.提出猜想假设:根据实验的现象,从反应的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性质(颜色、气味、状态等)提出假设。2.设计实验方案:根据提出的假设,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有效的对比实验,

2、验证假设的合理性。3.反思与评价:根据实验的操作、装置等方面进行可行性评价,可以从节能环保、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等方面进行分析。(三)主要探究类型实验探究一:有关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变质的探究知识范围:a.常见的碱和碳酸盐的性质检验,b.物质变质和混合物成分的分析探究。NaOH的变质1.NaOH要密封保存的原因:(1)吸收空气中的而潮解;(2)吸收空气中的而变质,化学方程式:变质后生成了)。2.存放不严密的NaOH的成分(1)没有变质:滴入____(或___________)溶液,无气泡(或无白色沉淀)产生。(2)部分变质:加入__________

3、__溶液,目的是检验并完全除去Na2CO3,过滤,取滤液少量,滴入__________,变红色。(3)全部变质:加入________________溶液,目的是检验并完全除去Na2CO3,过滤,取滤液少量,滴入__________,不变色。3.除去NaOH中的Na2CO3杂质边搅拌边滴入__________溶液,直至____________为止,过滤,得到NaOH溶液。Ca(OH)2的变质:1.生石灰变质的演变过程生石灰的化学式为______,它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_____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_。利用此性质,生石灰可作_________。生成的熟石灰又继续与空气中的_________反应而变质,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生石灰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食品干燥剂CaO变质后的成分检验检验方法:(1)CaO: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如果有_______现象,则样品中含有CaO。(2)CaCO3:另取样,直接滴加__________,如果有______________,则样品中含有CaCO3。(注意:因CaO对检验Ca(OH)2有干扰,一般不检验Ca(

5、OH)2。)3.Ca(OH)2的变质情况(1)是否变质:取样,滴入________,有气泡产生,证明已变质;无明显现象,证明没有变质。(2)部分变质:取样,加水溶解,滴入__________,变红色,证明含有Ca(OH)2;另取样,滴入__________,产生气泡,证明含有CaCO3,即部分变质。(3)全部变质:取样,加水溶解,滴入________,不变红色,证明不含有Ca(OH)2;另取样,滴入__________,产生气泡,证明含有CaCO3,即全部变质。注意:不溶于水的滤渣不一定全部是CaCO3,可能有未溶解的Ca(OH)2,因Ca(O

6、H)2微溶于水。实验探究二金属活动性的探究一、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1.金属与酸反应(1)否产生气泡以及放出气泡速率现象分析:①与酸反应有气泡产生的金属,其活动性强于无气泡产生的金属②放出气泡快的金属活动性强于放出气泡慢的金属。(2)图像分析:先出现折点的金属活动性强于后出现折点的金属。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能把另一种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金属,其活动性强于被置换的金属。二、应用设计实验证明:Zn、Fe、Cu三者的活动性强弱。1.金属放酸中锌有大量气泡迅速产生,铁有少量气泡产生,铜没有气泡产生,结论:Zn>Fe>Cu。2.金属放盐中有以下两种方案

7、,均可证明Zn>Fe>Cu。(1)取“两边金属中间盐”:Zn、FeCl2溶液、Cu,如图1。图1图2(2)取“中间金属两边盐”:ZnCl2溶液、Fe、CuCl2溶液,如图2。实验探究三:有关反物质组成、性质的探究一、置换反应中反应物是否过量的探究对于置换反应A+BC―→B+AC(若生成物AC是气体时,则下面猜想固体成分时不考虑),反应后成分有四种情况(猜想):(1)完全反应:只有__________;此时要分别验证A和BC都不存在。(2)A过量:有B、AC和过量的______;此时只要验证A存在即可(3)BC过量:有B、AC和过量的______

8、;此时只要验证BC存在即可。(4)A和BC都没有反应完:四者均有;此时分别证明______和________都存在。二、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是否过量的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