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doc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doc

ID:56952662

大小:13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7-28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doc_第1页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doc_第2页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doc_第3页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doc_第4页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参数方程和普通方程的互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一)教学计划授课人:黄文钦班级:高一(9)时间:2015年3月26日第一节地点:②号楼2016室一、教学内容分析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2.从学生的认知角度来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认知的有利因素.认知的不利因素有:本节

2、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定势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

3、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2.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及公式应用中q与1的关系.五、教学方法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

4、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反映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引入:印度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发明者西萨要的是多少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为: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

5、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探讨:发明者要求的麦粒总数是:问题1:上式有何特点?如果上式两边同乘以2得:问题2:比较两式,有什么关系?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

6、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2.提出:错位相减法:两式上下相对的项完全相同,把两式相减,就可以消去相同的项,得到设计意图:学生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故事结束,首尾呼应国王要给的麦粒总数为:假定千粒麦子的质量为40g,则填满棋盘所需麦粒的总质量约为7000亿吨,国王还能实现他的诺言吗?设计意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释疑,有助于学生克服认知

7、疲劳,促进积极思维.(四)类比联想,解决问题设等比数列,首项为,公比为,如何求前项和?①我们注意观察相邻两项的结构,有何特点?如果将等式①两边同乘q,则得到一个新的等式②如果将①-②,则可得到式子: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愉快.探讨1:由得,引导学生对和进行分类讨论;探讨2:结合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种形式。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

8、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五)例题讲解,形成技能例题1:求下列等比数列的前8项的和:(1);(2).设计意图:采用变式教学题组,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