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 考试专用.ppt

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 考试专用.ppt

ID:56958976

大小:128.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20-07-22

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 考试专用.ppt_第1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 考试专用.ppt_第2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 考试专用.ppt_第3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 考试专用.ppt_第4页
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 考试专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 考试专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学习目标1、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进一步夯实基础,提高选择题得分率。2、通过优化重组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并在限时有效训练中,切实提高主观题的解题能力,规范答题,提高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的得分率。3、通过本课的学习,加强对第二轮复习的方法指导,让学生明确第二轮复习的目标,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切实提高第二轮复习的实效。中国古代思想史专题复习一、知识梳理二、巩固训练知识梳理——按单元梳理知识,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阶段主要内容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儒、墨、道、法流派纷呈,百家争鸣非儒即墨,道家次之秦汉时期秦朝:

2、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西汉:儒家思想为统治思想东汉:王充唯物主义思想弘扬由法入儒,儒学正统唯心唯物,对立并存魏晋时期魏晋:玄学兴起(不作考试要求)南朝:范缜反佛思想玄学兴起,思想解放唯物思想,重大发展隋唐时期不作考试要求宋元时期南宋:朱熹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儒学复兴,理学成熟心学创立,儒学重建明清时期官方: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民间: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民主启蒙,潜滋暗长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优化重组——按专题优化重组,突出主干知识小专题1、中国儒家思想的变迁小专题2、中国古代的思想解放——从百家争鸣到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小专题3、中国古代

3、唯物思想的发展巩固训练——限时有效训练,提高考试得分率例题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中,著名的儒、墨、道、法四大学派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回答下列问题:(1)概述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墨家始终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概括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的地位的变化,并分析西汉儒家学说地位形成的原因。(3)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宗教的盛行,直接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到北宋初年封建士大夫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宋明时期儒学的复兴取得了哪些成就?儒家学说的复兴产生怎样的影响?(4)明

4、清时期,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是什么?官方思想受到了什么挑战?结果如何?巩固训练——限时有效训练,提高考试得分率1)墨家主要思想:“兼爱”、“非攻”、“尚贤”。主要原因:①墨家是小生产者利益的代表,封建统治者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维护者,阶级的局限性使其不重视墨家的主张;②墨家的“兼爱”等主张是无阶级差别,在封建社会无法实现。(1)概述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墨家始终没有受到统治者的重视,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巩固训练——限时有效训练,提高考试得分率2)地位变化:儒家学说,战国时倍受冷落,秦朝遭受压制,汉

5、朝获得独尊的统治地位。原因:①儒家的“仁政”思想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②董仲舒又对儒学进行发挥,提出“大一统”理论,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③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使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2)概括儒家学说在战国、秦、汉的地位的变化,并分析西汉儒家学说地位形成的原因。巩固训练——限时有效训练,提高考试得分率3)成就:①儒家学说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新儒学,即理学形成。②南宋后期心学创立。影响:理学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对维护封建专制主义统治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封建统治

6、者的官方哲学。(3)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魏晋时期宗教的盛行,直接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到北宋初年封建士大夫掀起了儒学复兴运动。宋明时期儒学的复兴取得了哪些成就?儒家学说的复兴产生怎样的影响?巩固训练——限时有效训练,提高考试得分率4)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理学和心学相继占统治地位。儒家正统思想受到了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挑战。结果: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但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其正统地位。(4)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的官方哲学是什么?官方思想受到了什么挑战?结果如何?巩固训练——限时有效训练,提高考试得分率例题二:

7、在明末清初文化专制的高压统治下,黄宗羲以其思想自由,学术独立独树一帜,对中国近代思想和治学态度产生深远影响。(1)概括韩非子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问题提出的不同看法。两人“以法为本”治国的思想是否相同,说明原因。(2)黄宗羲在论及经济政策时说:“(将不切于民用者)一概痛绝之,亦庶乎救弊之一端也。此古圣王崇本抑末之道。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他的主张与我国古代的传统经济政策有何差异?分析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3)明清时期学术界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学风盛行,简述析形成这一现象

8、出现的主要原因。针对学术界的现状,早期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治学的主张?巩固训练——限时有效训练,提高考试得分率(1)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不同:韩非子法治的对象是广大臣民,除君主外,一律受法的约束,实质上仍是君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