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与营养缺乏病课件.ppt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课件.ppt

ID:56961334

大小:2.61 MB

页数:124页

时间:2020-07-22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课件.ppt_第1页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课件.ppt_第2页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课件.ppt_第3页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课件.ppt_第4页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膳食与营养缺乏病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营养缺乏病第一节概述第二节营养缺乏病的分类第三节营养缺乏病的原因第四节营养缺乏病的发生过程第五节营养缺乏病的诊断第六节营养缺乏病的预防与治疗第一节概述营养缺乏病Nutritionaldeficiency营养不良Malnutrition原因:食物因素与非食物因素一、定义:营养不良(Malnutrition)营养低下Under-nutrition营养过剩Over-nutrition营养缺乏病: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而造成严重的营养低下,并表现出的各种相应的临床病症。营养不良营养低下营养缺乏病二、流行病学营养缺乏病大多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人口:70%食物产量:40%WHO1990-1992年儿

2、童统计显示1、拉丁美洲:低体重儿比亚洲少但(洪都拉斯、圭亚那、海地较高)2、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国家低体重儿发生率也较高3、非洲西部较高,东部更高,南部与拉丁美洲接近(如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排名: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成人情况类似:BMI情况与儿童类似肥胖症的衡量标准体重法体质指数(BMI)法1.标准体重法超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肥胖:超过体重的20%且脂肪量超过30%中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30~50%,脂肪量超过35~45%重度肥胖:超过标准体重50%以上,脂肪量超过45%以上成人标准体重的计算公式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back2.BMI(Bodymass

3、index)法=BMI=体重(Kg)(身高)2(m2)体重(lb)(身高)2(in2)×705类别BMI(kg/m2)超重度(%)健康危险性体重过低﹤18.5﹤-15.0越低越危险体重正常18.5~24.9-15.0~14.9危险性很小超重≥25.0危险增加-高危险性肥胖前期25.0~29.915.0~34.9Ⅰ级肥胖30.0~34.935.0~59.9高危~非常高危Ⅱ级肥胖35.0~39.960.0~84.9非常高危Ⅲ级肥胖≥40.0≥85.0极其危险第二节营养缺乏病的分类1、根据人群分:儿童青少年成人老年人2、按发生原因分:原发性(primarymalnutrition)继发性(seco

4、ndarymalnutrition)一、按人群分类(一)儿童营养缺乏病:分类基于:身高,体重和年龄体重/年龄(代表线性生长与和正常身体比例)低体重儿童的诊断(低于两个标准差----发育不良)年龄/身高:反映身高线性增长身高/体重:反映身体比例或协调性对急性生长障碍特别敏感,体重/身高:是描述“消瘦”的指标。二、青少年营养缺乏病:大约人体的1/4的身高是青少年时期冲刺达到的WHO(1995年)对青少年时期发育不良的诊断指标是:身高/年龄:低于参考人群的两个标准差(-2s)(三)成人营养缺乏病:国际饮食能量顾问组(IDECG)BMI<18.5慢性营养不良(男性与女性)四、老年人营养缺乏病:评价指

5、标:身高、体重BMI均可作为老年人群的营养状况、发病和死亡危险因子的评价指标。问题:老年人身高无法测准?膝高来推断。BMI<18.5为低体重,BMI>25表示超重。二、按发生原因分类(一)、原发性营养缺乏病:单纯由营养素摄入减少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一种与多种)饥饿、贫穷、追求饮食时尚、有饮食禁忌、厌食症、贪食、青春期肥胖恐惧症以及低营养密度饮食等可出现营养不良。原发性营养不良又可分两类1、严重营养缺乏病对组织活体组织的功能有严重损害如心脏活动、视觉、能量代谢或组织生长有严重损害,见表2、轻微的营养失调表现为烦燥,外表组织器官已出现变化如:皮肤损伤关节失去反应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

6、M)是指以儿童原发性生长迟缓或停滞为特征的一系列临床表现。20世纪初首次提出近几十年才发现疾病的复杂性及广泛性人群:儿童及青少年生长停滞开始于:出生后2~3年,一旦发生,将终身受到影响。PEM主要临床表现:干瘦型营养不良(marasmus)水肿型营养不良(kwashiokor)混合型营养不良(marasmic-kwashiokor)世界上只有1%~2%的儿童可见典型营养不良体征。蛋白质的营养不良蛋白质缺乏原因摄入量不足(食物中蛋白质不足或胃纳不佳)排出量过多生理需要量增加而摄食量未相应改善变(怀孕)对蛋白质的吸收不良或肝脏合成蛋白质障碍偏食的饮食习惯、酒精中毒等。来源及供给量畜、禽、鱼类10

7、%~20%奶类、鲜奶1.5%~4%、奶粉25%-27%蛋类12-14%干豆类20%~24%、其中大豆含量最高50%硬果类,蛋白质15%~25%谷类6%-10%、薯类2%~3%供给量:0.8g/kg体重为宜我国为1.0~1.2g/kg体重供热比10%~15%动物性植物性Section5矿物质矿物质:矿物质(又称无机盐)是指存在于人体内、不论其含量多少的各种元素(除碳、氢、氧和氮外)的总称。一.矿物质的分类矿物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