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老子课件.ppt

孔子与老子课件.ppt

ID:57014692

大小:511.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7-26

孔子与老子课件.ppt_第1页
孔子与老子课件.ppt_第2页
孔子与老子课件.ppt_第3页
孔子与老子课件.ppt_第4页
孔子与老子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孔子与老子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1课孔子与老子﹡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仁”的主要内容:爱人(2)实现“仁”的途径:遵循“忠恕”之道,“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之“仁”﹡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孔子追求的“礼”是什么?他主张如何实现“礼”?西周时

2、的等级名分制度“克己复礼”“正名”《论语》之“礼”﹡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之“德”孔子德治的基本主张是什么?主张:为政以德,以仁、礼治国。统治者要爱惜民力,反对严刑峻法,用“德”教化百姓;不排除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孔子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整顿他们,老百姓只求能免于犯罪受惩罚,却没有廉耻之心;用道德引导百姓,用礼制去同化他们,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有归服之心。”﹡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

3、语》之“鬼”孔子对“鬼神”有怎样的主张?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民本思想。思考仁礼爱人忠恕为政以德克已复礼正名仁与礼的关系?“仁”“仁者爱人”道德、修养内在自觉自律“礼”“克己复礼”规范、准则外在约束纪律教学方法教学原则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教无类”—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范围“因材施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仁不让于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之思想学说(1)核心思想:“仁”和“礼”(2)政治主张:“为政以德”

4、(3)哲学观点:“敬鬼神而远之”(4)教育方面:“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孔子问礼于老子“道”是凌驾于天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否定了“天命”的绝对权威。②“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的提出,有什么积极意义?①老子所说的“道”是什么?《老子》之“道”材料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材料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方面,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主张能“守静”,就可以“以弱胜强”。以上资料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老子》之辩证法思想材料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材料二: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材料三

5、: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反对威逼百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得“无不为“的效果。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具体含义是什么?小国寡民主张“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原始、纯朴小国寡民的消极思想,具有保守性。《老子》之政治主张材料一:“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材料二: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倡导怎样的治国思想?具体含义是什么?比较归纳孔子与老子的异同人物地位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教育思想评价相似孔子“仁”礼为政以德对鬼神敬而远之①春秋时期;②

6、思想家和学派创始人;③都维护统治阶级利益,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方案。④都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作出了贡献。老子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本原论天命观辩证法(1)主张贵贱有序的等级观念;提倡“仁”,主张以德治民。背景:春秋末年诸侯争霸,井田制、分封制崩溃,社会动荡。实质:维护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2)第四句,孔子所追求的“礼”指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体现了政治思想的保守性。(3)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①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②主张“以德治民”;③提出可以“损益”旧章法(政治上主张逐步改良);④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公平)。背景:孔子生活于

7、春秋晚期。当时,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大变革,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中的旧势力旧制度趋于崩溃瓦解,众多新因素萌生、发展。(4)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太多重视。原因:①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缺乏一个实行礼制的强有力的中央政权;②当时诸侯国热衷于争霸战争和富国强兵,孔子恢复周礼和仁政爱民的思想不符合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所以不受重视。(5)大思想家,儒学创始人(或“儒教教主”),中国人深受孔子思想影响;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影响广泛、深远;大政治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