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实验课件 1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ppt

模电实验课件 1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ppt

ID:57017914

大小:18.98 M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7-26

模电实验课件  1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ppt_第1页
模电实验课件  1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ppt_第2页
模电实验课件  1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ppt_第3页
模电实验课件  1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ppt_第4页
模电实验课件  1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模电实验课件 1 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_2电路分析实验内容结束语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交流毫伏表表盘量程选择交流毫伏表表盘交流毫伏表表盘毫伏表主要刻度分为两条:0~1.1适用于1/10/100等量程;0~3.5,适用于3/30/300等量程。注意:读数时根据量程选择一条刻度,直接读取数据。如:量程为10mv,指针指向1.1,则表示电压为11mv交流毫伏表量程选择交流毫伏表量程选择返回量程选择旋钮指针所在位置量程分为两个系列:3/30/300和1/10/100,分别对应表盘上不同的刻度电路图分析下偏电阻,与上偏电阻一起起到确定B极电位的作用上偏电阻集电极电阻,在交流通路中相当于接在集电极和地之间,可以将集电极电流

2、转换为输出电压。电容C1和C2是耦合电容,作用是隔直通交,起隔断直流,传送交流的作用.发射极电阻,可以提高E点的直流电位,引入负反馈,有稳定三极管静点的作用旁路电容。由于RE的引入会降低电路的放大倍数,加入旁路电容后对交流通路来说RE不再起作用。返回VceIc饱和区截止区为方便演示,假定三极管空载且e级到地电阻为0,此时交直流负载线重合。红色的圆表示静态工作点的位置;红色水平线用于标出叠加图示正弦信号时,动态工作点的运动范围基极直流电位升高时,静态工作点将上移,在输入信号不变时,动态工作点将进入饱和区,引起饱和失真此时应当降低基极直流电位,使静态工作点下移。当输入信号过大时,将使动态工作点

3、的范围同时进入截止和饱和区,出现双向失真。此时应减小输入信号幅度。此时应当升高基极电位,使静态工作点上移。请注意,由于集电极和基极反相,因此在集电极输出的波形上,饱和失真出现在下半周期,截止失真出现在上半周期基极直流电位下降时,静态工作点将下移,在输入信号不变时,动态工作点将进入截止区,引起截止失真信号测试实验当中,是通过改变上偏电阻即调节100K电位器的阻值来改变三极管的静点的。信号测试输入Vi,来自信号源1kHz毫伏级正弦信号输出交流信号Vo,送示波器显示~~--Vb--Ve--Vc三极管静点测量实验内容最佳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初调静点(空载,即去除负载电阻RL,使输出端开路)第1步:调节

4、RB1使VC=7V左右。由低信输出f=1kHZ的正弦信号至Vi,慢慢加大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Vo,如出现单边失真,调节RB1使之消除。失真波形严重截止失真波形失真波形饱和失真波形返回实验内容最佳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初调静点(空载)第2步:调节RB1使VC=7V左右。由低信输出f=1kHZ的正弦信号至Vi,慢慢加大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Vo,如出现单边失真,调节RB1使之消除。再加大Vi,若还出现比较明显的单边失真,则调节RB1消除之。失真波形较明显饱和失真波形失真波形较明显截止失真波形返回实验内容最佳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初调静点(空载)第3步:调节RB1使VC=7V左右。由低信输

5、出f=1kHZ的正弦信号至Vi,慢慢加大信号幅度,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Vo,如出现单边失真,调节RB1使之消除。再加大Vi,若还出现比较明显的单边失真,则调节RB1消除之。直至加大Vi出现双向对称失真,此时减小Vi,使输出得到最大不失真波形。失真波形双向对称失真波形实验内容最佳静态工作点的调试关断低信,测量最佳静点,完成表2.2的测试内容。实验内容测量电压增益在输出波形为最大不失真波形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o的波形。用交流毫伏表测量此种情况下的Uo1、Ui1,计算放大倍数加2K负载电阻,用交流毫伏表测试此种情况下的Uo2、Ui2值,计算放大倍数。根据P33公式计算整个电路的输出电阻

6、实验内容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调节RB1电位器的阻值,使输出波形分别产生饱和失真、截止失真用万用表分别两种情况下的三极管静点填入表2.5返回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讲解完毕,开始实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