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风 复习.ppt

君子之风 复习.ppt

ID:57053107

大小:96.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20-07-30

君子之风 复习.ppt_第1页
君子之风 复习.ppt_第2页
君子之风 复习.ppt_第3页
君子之风 复习.ppt_第4页
君子之风 复习.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君子之风 复习.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君子之风——儒家的道德修养》复习任务:一、阅读、背诵,熟悉文意二、几个重点问题1、纵观《君子之风》全文,用自己的话表述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即风度)?2、孔子的义利观(价值观)是怎样的?对当今社会有什么意义?3、孔子的义利观和法家的义利观以及后来儒家的义利观的比较、评价。(即课后练习三)默写检查1、子曰:“志士仁人,,。2、贤哉,回也!,,,,。贤哉,回也!3、饭疏食,饮水,,。,。4、汝奚不曰:其为人也,,,。5、子曰:“,。,。智者乐,仁者寿。6、曾子曰:“,。,?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于道,据于德游于艺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鄙夫可与事君

2、也哉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解释红色的字词追求,立志执守广泛涉猎坚守节操道义的人连词,表目的,来读书人坏的,不好的庸俗浅薄水,动作名忍受,承受句中语气词,表停顿,无义指出句式特点并翻译1、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4、贤哉,回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饭:吃。疏:粗糙,粗劣。曲:弯起,使……弯曲,形作动富:富裕,指有钱。贵:有权势,地位高。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

3、,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19)不对:不回答。女:通“汝”,你。奚:为什么,疑问副词。发愤:为抒发郁闷而决心努力以:相当于“而”,表并列。云尔:如此罢了。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14·28)道:标准,原则。无能:不能(做到)知:通“智”,智慧。自道:即“道自”,说自己,宾语前置结构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6·23)乐(yào):喜爱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7)弘:(心胸)宽阔。毅:(意志)

4、坚毅。仁以为己任:即“以仁为己任”,宾语前置句。不亦:不是,不能理解成“不也”。已:停止。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12·8)文:修饰,文饰,装饰,掩饰。这里指对外在形式如仪容、举止、礼节等的修饰和讲求。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主谓倒装句,即“夫子之说君子也,惜乎!”。鞟:去毛的皮,即革。重点问题一:纵观《君子之风》全文,用自己的话表述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风度?明确:君子的风度总得标准是文质兼美(或文质彬彬)。“文”,就是外在的行为表现;“质”就是内在的修养。“质”的具体

5、要求:一要坚守道德仁义,讲求诚信;二要见利思义,安贫乐道;三要乐以忘忧,做到不忧、不惑、不惧;四要仁、智、勇兼备,心胸广大,意志坚毅等。“文”的具体要求:要行为有礼,态度谦逊,温和庄重等。重点问题二:孔子的义利观(价值观)是怎样的?对当今社会有什么意义?明确:孔子的义利观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反对见利忘义,不反对正当的求利;反对不义的富贵,提倡安贫乐道的精神;当义与利发生冲突时,以义为先,主张“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当今社会,商品经济发达,在追求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损人利己、见利忘义的行为,如经济诈骗、制售假货、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人们

6、的生命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道德风气。如果人们能够批判性地继承孔子的义利观,对社会道德风气的净化是有益的。课后练习三此题意让我们对前人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的价值观,完全是功利主义的。他们崇尚竞争、崇尚实力,否定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价值。这种主张可以一时达到富国强兵之效,它把人们追求势、利而引发的竞争和冲突合法化、绝对化,毒害了人们的思想,破坏了人际关系,败坏了社会风气,从长远来说,会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战国时期的秦国就是这样。理想的价值观应该是义利统一观。(孔子和后世儒家的价值观,参考本课“相关链接”)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7、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16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9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1)所选章节中颜回和孔子共同具有怎样的精神?(2分)(2)你是否赞同这种精神?联系社会现实说明理由。(4分)高考题型专练参考答案:(1)安贫乐道的精神。(2)赞同。理由:安贫,即安于贫穷,体现的是一种在艰苦的物质条件下乐观平静的心理。在当今社会贫富分化明显的环境下,对于调节人们的心理具有作用。乐道,即以追求仁道(正道)为乐,体现出儒家积极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