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与铵态氮肥学案.doc

氨与铵态氮肥学案.doc

ID:57073912

大小:272.85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01

氨与铵态氮肥学案.doc_第1页
氨与铵态氮肥学案.doc_第2页
氨与铵态氮肥学案.doc_第3页
氨与铵态氮肥学案.doc_第4页
氨与铵态氮肥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氨与铵态氮肥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学习目标】氨与铵态氮肥学案班级:姓名:座号:1.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探究、对比等方法,了解和掌握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检验氨的两种方法。2.小组成员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大胆质疑,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程序: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总结获得物质性质。3.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做课堂的主人,体验成功的快乐。【重难点】氨的重要性质。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程序。【温故知新】回忆从初中到现在学过的气体有哪一些?以二氧化碳为例,想一想是从哪些方面来认识气体的呢?一、氨的性质1、物理性质学生活动一.【观

2、察·思考】观察实验台上准备好的一试管的氨,思考从几个方面如何获得氨的物理性质,完成下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沸点溶解度学生活动二.【实验·探究】问题:氨溶于水吗?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现象:结论:小结:氨是色气味的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溶于水,在常温常压下,一体积水能溶解体积氨气。【迁移·应用】闻少量氨气身体不会造成影响,但是,当液氨泄露时,会造成极大危害。假如你正出在液氨泄露的现场,你将如何做?【演示实验】喷泉实验实验现象:形成喷泉的原理: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氨气溶于水,氨水中有使溶液显性的物质。能否用其他的气体代替氨气做喷泉实验?举例说明。2

3、、化学性质学生活动三.[实验·探究]问题:氨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演示实验】变色的蝴蝶:将两只用酚酞试剂浸泡过白色的纸蝴蝶,一只干燥、一只用水湿润,分别放入两个装满氨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取出用水湿润过的蝴蝶放在酒精灯上小心烘烤,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结:a.氨与发生反应。氨的水溶液叫。因为,,所以氨水显性。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和。方程式:。【迁移·应用】加热浓氨水能得到什么?【思考·辨析】成分电解质/非电解质氨液氨一水合氨氨水想一想,NH3还会有哪些化学性质呢?【演示实验】魔术——空瓶

4、生烟:取两个“空”的集气瓶,分别滴入几滴液体,将它们倒扣,观察现象。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结:b.氨与发生反应。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可生成氯化铵,该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现象为:。用途:可以用来。学生活动四.【交流·研讨】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请根据氧化还原原理,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小结:氨具有。氨与氧气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用途:工业上制硝酸的基础。二、氨的主要用途【归纳】性质决定用途,用途是性质的体现。(1)(2)(3)(4)三、氨的实验室制取(1)反应原理:(2)发生装置:ABC(3)收集装置:ABC

5、(4)验满方法:(5)尾气处理:(6)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做干燥剂。【巩固练习】1、在1L1mol/L的氨水中()A.含有1molNH3B.含NH3和NH+之和为1mol4C.含NH3·H2O1molD.含NH3、NH4+、NH3·H2O共1mol2、下列关于氨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气可用排水法收集B.氨水显弱碱性C.氨气和酸的反应中,氨被氧化D.NH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O2反应生成NO23、氨水显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A.通常情况下,氨的溶解度不大B.氨水中的NH3·H2O电离出少量的OH-C.溶于水的氨分子少量电离D.氨本身的碱性弱4、

6、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5.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1)用图(Ⅰ)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该实验的原理是(2)如果只提供如图(Ⅱ)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拓展练习】1.、市场上猪肉是否新鲜,工商人员常用“爱氏试剂法”检验。具体做法是:取约10ml的爱氏试剂(成份:一份25%的盐酸溶液,3份96%的乙醇及1份无水乙醚混和),置于锥形瓶中,塞上塞子,摇晃2—3次。然后取下塞子,

7、并立即塞上下方插有一根细铁丝的橡皮塞,铁丝下端弯曲成钩,可挂住肉样(肉样须不沾管壁,并距液面1-2cm)。若肉样已不新鲜,于数秒内即可观察到白烟出现。同学们可以自己配制爱氏试剂,并运用。思考原理是什么?2、氨有多种用途,其中工业生产的85%-90%主要是用于生产氮肥的。近年来媒体不断报道,我国很多地区农民承受假化肥的困扰。如何鉴别真假化肥呢?查阅资料,了解氮肥的性质,整理出真假化肥鉴定方法报告,帮助农民摆脱假化肥的困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