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饮食营养 绪论课件.ppt

中医饮食营养 绪论课件.ppt

ID:57076434

大小:2.90 MB

页数:96页

时间:2020-07-31

中医饮食营养 绪论课件.ppt_第1页
中医饮食营养 绪论课件.ppt_第2页
中医饮食营养 绪论课件.ppt_第3页
中医饮食营养 绪论课件.ppt_第4页
中医饮食营养 绪论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饮食营养 绪论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医饮食营养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林海燕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中医饮食营养学的概念和内容一、相关概念1、中医饮食营养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保健强身,预防和治疗疾病,或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门学科。2、饮食:泛指固态、流态、半流态的食物或食品。3、食物:给人提供养分,满足心理要求的自然界的一种物质。4、食品:食物进一步的加工品。5、营养,系指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或养料,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过程。营:经营,营造。荣:荣盛,繁荣。养:养护,补养。近百年来,西方医学传入我国,其中一门与营养学性质相近的学科(nutrition)被译为“营养学”,而实际上,我国固有的中医饮食营养

2、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自成体系,渗透于中医各科之中。内容中医饮食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两大部分。从历代有关文献记载和临床实际情况分析,基本包括:饮食养生饮食治疗饮食节制饮食宜忌饮食在实际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范围饮食在生活与临床中应用的方式方法认为使用添加药物的药膳,如黄芪炖鸡之类,就是“中医饮食营养学”,实际上,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注意中医饮食养生习称“食养”、“食补”。是泛指利用饮食来达到营养机体、保持健康或增进健康的活动。《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这是食养概念较早的记载。饮食物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它还具有补养作用,所

3、谓“无病强身”,这是与现代营养学观点不同的。食养的内容按历代中医中药有关文献统计,常用的近百种食物的补养作用,计有聪耳、明目、乌发、生发、增力、益智、安神、健肤、美容、轻身、固齿、肥人、强筋、壮阳、种子(助孕)、益寿等二十余种。这些作用在提高人体健康素质和预防保健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是构成中医养生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饮食治疗习称“食治”、“食疗”。是泛指利用饮食来治疗或辅助治疗疾病的活动。它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方法十分丰富,是为中医天然疗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千金要方》一书就有“食治篇”,后又有《食疗本草》等饮食疗法专著相继问世。食疗的作用和药疗基本一致,主要体现在扶正与

4、祛邪两方面。中医食疗内容渗透在中医各科中。近年来,中医食疗成果已有不少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芹菜燕麦红枣木耳高血压病高血脂症贫血症眼底动脉出血症防治饮食节制习称“食节”、“食用”。是泛指饮食的方式方法,包括饮食的合理习俗、饮食卫生制度等。它包括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地正确选用饮食,且提倡全面膳食和节制饮食。《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的“食饮有节,谨和五味”就是食用的基本观点。饮食宜忌习称“食忌”、“食禁”。“宜”为常,故不多言,言“忌”较多。中医“食忌”内容十分丰富,有别于现代营养学内容。它主张,常人与病人的饮食内容不应该也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应因人、因地、因时、因病

5、而有所不同。品评饮食的营养价值,不论是用于食补,还是用于食疗,都不应从珍、奇、名、贵出发,而应着眼于其使用是否得当。第二节中医饮食营养学的基本观点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调理阴阳营养观食药一体营养观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天人相应整体营养观中医认为,人处在天地之间,生活于自然环境之中,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和自然具有相通相应的关系,遵循同样的运动变化规律。调理阴阳营养观《素问·骨空论》说:“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或补或泻,都是在调整阴阳,都是以平为期。关于饮食的宜忌,中医也是从阴阳平衡出发的,于阴平阳秘有利则宜,反之为忌。《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其知道者,法于阴

6、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  在食物搭配和饮食调剂制备方面中医亦注重调和阴阳,使食物无寒热升降之偏颇。食药一体营养观1.食药同源在《内经》所载的十三个方剂中,有一半是食物成分,这也是最早的“药膳”方;在《五十二病方》中有1/4为食物成分方剂;《伤寒论》112方中则占1/2以上。2.食药同理张景岳说:“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食物与药物一样,皆属气味之偏者。食物的防治疾病作用,也是通过祛除病邪,消除病因,或补虚扶弱,调整重建脏腑气机功能,来达到消除阴阳失调的。3.食疗与药疗关系(见P4)全面膳食与审因用膳相结合营养观数千年的饮食文化历史表明,中华民族的饮食习惯从整体来看,是在

7、素食的基础之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的。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说的“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和《素问·藏器法时论》所说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所谓全面膳食,就是要长期或经常在饮食内容上尽可能做到多样化,讲究荤素食、主副食、正餐和零散小吃,以及食与饮等之间的合理搭配。但另一方面,对特殊人或患者,也不主张采用与常人一样的饮食模式,可据其不同的体质、职业、信仰与病情,做到审因用膳和辨证用膳。第二章中医饮食营养学发展史概述我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