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doc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doc

ID:57337118

大小:22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8-12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8-红楼春趣》教学设计.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红楼春趣教学目标1.认识“恰、屉、嫣”等9个生字。2.用学到的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运用学到的阅读名著的方法读懂课文。教学难点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感受人物形象。教学策略1.字词教学这篇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有些生僻。可运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学习“嫣、钗”这两个字,其他的字学生可以自学。2.阅读理解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主,以读代讲。长文短教,抓住中心人物,找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句子,抓住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3.表达运用这是一篇古

2、代白话文,作者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方法并用于自己的习作之中。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先小组交流讨论,再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和小说《红楼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尾曲《枉凝眉》,师生随曲同唱。同学们来猜一猜这首歌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红楼梦》)2.你们对《红楼梦》这本书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交流后,课件出

3、示《红楼梦》简介)3.《红楼梦》这部伟大的古典小说是清代曹雪芹历经十年所创,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4.看得出同学们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挺感兴趣。《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如宝玉初见林黛玉、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等。今天我们就通过《红楼春趣》这个故事走进《红楼梦》,了解故事中的人物。5.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板书:红楼春趣)6.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春日里,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这个题目是后人所加,谁能猜猜题目的意思?(学生自由猜测)【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红楼梦

4、》及其作者做简要介绍都是为了学习课文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板块二初读故事,指导方法1.默读课文,给这个故事换一个题目。预设:生1:放风筝。生2:大观园里放风筝。生3:宝玉、黛玉放风筝。2.这是一篇古代白话文小说,有些词句不好懂,如“放晦气、送饭的、忒促狭”等。读课文的第一步是要扫除字词障碍,你会怎么做呢?预设:生1:结合书上的注释或查工具书。生2:联系上下文猜词语的意思。3.联系上下文猜词语的意思是阅读古典名著的好方法,同学们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学习这篇课文。(课件出示词语)(1)指名学生读这几个词语,老师相机正音,齐读。(2)谁能结

5、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猜猜它们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猜测)4.课文中还有难懂的句子,大家也来猜一猜它的意思。课件出示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只是不忍。”(1)指名学生读句子。黛玉有什么不忍?(黛玉不忍心剪断风筝线,让风筝孤零零地飞走)(2)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了黛玉的多愁善感、孤苦伶仃。黛玉将那风筝当作了自己,她觉得自己的身世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样,飘摇无根。她不忍心让风筝跟她一样寂寞、无依无靠)(3)教师小结:阅读古典名著可不能单看句子的表面意思,要联系前因后果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也就是说只读一句话、一段话

6、或一个故事,那么对其中的故事或人物只能一知半解;只有通读全书,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读懂故事的内容,才能全面地了解人物的形象。【设计意图】本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句的意思较难弄懂,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重视学法指导,让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板块三再读故事,理清人物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师相机正音,再全班齐读。2.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很多,快速浏览课文,把故事中出现的人物都用红笔圈出来。(指名学生说)课件出示宝玉、黛玉、紫鹃、探春、宝钗、宝琴、翠墨、李纨、雪雁3.这么多人放风筝,谁

7、才是中心人物呢?(宝玉和黛玉)为什么说他们俩是中心人物?(因为描写宝玉和黛玉的文字最多)4.为了读懂这个故事,我们还要弄清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请读过《红楼梦》的同学给我们介绍一下吧!(先指名学生说,再课件出示人物简介)5.教师小结:弄清了人物之间的关系,知道了中心人物,就能大致读懂课文了。【设计意图】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促使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找出中心人物,能够帮助学生大致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板块四品读课文,感悟形象1.我们阅读古典名著的时候,如何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呢?(学生畅所欲言)2.我们读

8、一个人物,通常要关注他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了。(课件出示阅读提示)课件出示l默读课文,读后思考: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深?并在书上做批注。l四人小组交流讨论:文中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认为他(她)是一个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