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件-丝竹相和.ppt

音乐课件-丝竹相和.ppt

ID:57376029

大小:3.31 MB

页数:19页

时间:2020-08-13

音乐课件-丝竹相和.ppt_第1页
音乐课件-丝竹相和.ppt_第2页
音乐课件-丝竹相和.ppt_第3页
音乐课件-丝竹相和.ppt_第4页
音乐课件-丝竹相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音乐课件-丝竹相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印象·江南江南丝竹丝竹相和广东音乐江南,在古代往往代表着繁荣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美丽富庶的水乡,区域大致为长江中下游南岸的地区。江南,它代表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希望。“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具有“堆金积玉地,温柔富贵乡”美名的苏杭是江南的代表。江南在哪?印象·江南如诗如画,令人如痴如醉,江南的美,江南的魅,江南的景,江南的情,总让我们魂牵梦索。这江南的灵韵,造就了“人人尽说好”的江南,更造就了江南丝竹。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人人尽说江南好,

2、游人只合江南老。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丝竹乐“丝”与“竹”是古代的八音乐器(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江南丝竹是民间丝竹乐。流行地域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建国后,为区别于其它地区的丝竹乐而称其为江南丝竹。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比较灵活,它以二胡、笛子为两件主要乐器,一般三至

3、五人,多亦可七、八人。弹弦乐器有小三弦、琵琶、洋琴;管乐器还有箫、笙;打击乐器有鼓、板、木鱼、碰铃等。“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双清当板压,扬琴一蓬烟。”江南丝竹《中花六板》《中花六板》又名《熏风曲》或《虞舜熏风曲》它是民间器乐曲牌《老六板》的放慢加花,所以称它为《中花六板》。欣赏江南丝竹音乐 《中花六板》聆听《中花六板》,判断乐曲中都使用了哪些民族乐器?其中最主要的乐器是什么?《中花六板》的音乐情绪是怎样的?说说你的感受。?演奏特点:胡琴一条线,笛子打点点,洞箫进又出,琵琶筛筛边,双清当

4、板压,扬琴一蓬烟。《中花六板》的旋律清新悠扬、优美抒情、典雅细腻、富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抒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情绪。《中花六板》使用的乐器:琵琶扬琴二胡箫扬琴扬琴,击弦乐器。又称洋琴、打琴、铜丝琴、扇面琴、蝙蝠琴、蝴蝶琴。扬琴是中国民族乐队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无论用于独奏、伴奏还是合奏,扬琴的音色特点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扬琴是中国常用的一种击弦乐器,与钢琴同宗,音色具有鲜明的特点,音量宏大,刚柔并济;但个性又不是很强,因此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慢奏时音色如叮咚的山泉,快奏时音色又如潺潺流水。它的音色清脆明亮,表现

5、力极为丰富,可以独奏、合奏或为琴书、说唱和戏曲伴奏,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木制。音箱呈半梨形,张四弦,颈与面板上设用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时竖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弹奏。是可独奏、伴奏、合奏的重要民族乐器。琵琶二胡,过去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又称为南胡。集中于中高音域的表现,音色接近人声,情感表现力极高,广为大众接受。1920年代,二胡始作为独奏乐器出现在舞台上。在这之前,二

6、胡多用于民间丝竹音乐演奏或民歌、戏曲的伴奏。二胡是中华民族乐器家族中主要的弓弦乐器(擦弦乐器)之一。唐朝便出现胡琴一词,当时将西坊、北坊各民族称为胡人,胡琴为西坊、北坊民族传入乐器的通称。至元朝之后,明清时期,胡琴成为擦弦乐器的通称。二胡流行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器乐。主奏乐器为高胡(粤胡)、扬琴。乐曲一般短小精悍。风格多轻快活泼,缠绵,流畅动听。名家有严老烈、丘鹤俦等。广东音乐Enter欣赏广东音乐《娱乐升平》既保持、发扬了广东音乐的传统特色,又借鉴了一些欧洲专业音乐创作的作曲技巧,从而在风格上有所创新和

7、突破。乐曲表现了一种清新活泼、乐观向上的音乐情绪。聆听四首乐曲片段判断分别属于江南丝竹还是广东音乐。一、《彩云追月》二、《行街》三、《步步高》四、《紫竹调》说说你知道的丝竹音乐?新民乐《女子十二乐坊》谢谢观赏!制作人:张晓东2010年11月10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