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德于教文道统一.doc

寓德于教文道统一.doc

ID:57408512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8-16

寓德于教文道统一.doc_第1页
寓德于教文道统一.doc_第2页
寓德于教文道统一.doc_第3页
寓德于教文道统一.doc_第4页
寓德于教文道统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寓德于教文道统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寓德于教文道统一————————————————————————————————作者:————————————————————————————————日期:寓德于教文道统一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它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拓宽,它不仅是学生交际、思维、生活的工具,还是学生认识世界、持续学习的工具,同时该学科又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对学生品格的培养、情感的陶冶、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身处一线的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将语文学科教学作为德育渗透的主渠道,全面提高学生道德素质。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

2、教学中渗透德育,实现文道统一呢?一、把德育思想渗透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之中   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开展德育教育。如在学习《藤野先生》时,我在引导学生了解了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的态度和鲁迅的学习生活内容后,师生共同阅读品味“匿名信事件”后的一段议论:“中国是弱国,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也无怪他们疑惑。”通过阅读思考,学生体会到了一个弱国子民的心酸和无奈。此时,我抓住契机做进一步的引导:同学们,我们的国家还很落后,落后就会被挨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练就本领,建设我们的祖国

3、,振兴我们的民族呢?这样,学生由对教材内容的认知上升到对爱国情感的体验。爱国主义教育天衣无缝,水到渠成。再如学习《藤野先生》一文“电影事件”之后的又一段议论:“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得刺耳……呜呼,无法可想!”我抓住“无法可想”让学生展开讨论,深入体会挖掘鲁迅先生此时十分复杂的心情,然后顺势引导:爱国情感还表现为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鲁迅先生弃医从文,是国家的需要,是对国家命运的强烈关注。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国家意识,民族意识,责任意识,要把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的命

4、运联系起来,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通过师生共同对教材内容的认识,情感的体验,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爱国主义熏陶,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二、把德育思想渗透在对人物美好形象的概括之中 家庭高尔基说:“艺术的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课文中有许多美的人物形象,都是作家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概括并塑造而成的。这些形象,往往具有各自不同的美的个性和特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把这些形象从教材中挖掘出来,让学生去感知这些人物的形象美,从而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如教学《荒岛余生》一文,我先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让

5、学生讨论,鲁滨逊当时所面临的有哪些困难?面对这些困难,他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采取了哪些求生的办法?从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鲁滨逊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们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通过对人物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分析,小说里主人公敢于冒险、百折不挠的美好形象就展现在学生面前,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在教学《木兰诗》一文时,我也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孩子,先让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然后思考:木兰为什么要去从军?她在战场上表现如何?当她战功赫赫凯旋而归时,为什么不接受荣华富贵?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逐步概

6、括出木兰这个热爱祖国、不贪富贵、勤劳善良的巾帼英雄形象。   三、把德育思想渗透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之中   写作活动,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只是挖掘出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去感受,还是不够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将教材中的德育思想渗透到学生的写作之中。如在讲完冰心作品《小桔灯》后,我让学生写了一篇文章《我和小姑娘比童年》,作文交上来了,同学都感觉和小姑娘相比,自己的生活太幸福了,也应该像小姑娘那样要多体谅父母,看着同学们的肺腑之言,更让我感到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责任重大。再如学习了《春》,我就让学生写《我爱家乡的山和

7、水》,以此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学习了《我的母亲》,我就让学生写《我最尊敬的一个人》,以此来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学习了《散步》,我就让学生写《爱心》,以此来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的美好情怀。   四、把德育思想渗透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之中   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也同样需要渗透德育教育。如在教学《雷电颂》时,为了再现屈原的舞台形象,在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全班推荐两个诵读能力较高的学生,

8、上台进行朗诵表演比赛。表演者那撕心裂肺的呼唤,目含怒火的表情,义愤填膺的情感,大义凛然的气质,把一个活生生的“屈原”展现在舞台之上,具有很强的艺术震撼力。台下的学生被台上“屈原”的爱国行为所感动,流下了眼泪。又如学生在学习《岳阳楼记》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春和景明”、“上下天光,一碧万倾”、“皓月千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