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汇本参考.doc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汇本参考.doc

ID:57435195

大小:17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8-19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汇本参考.doc_第1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汇本参考.doc_第2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汇本参考.doc_第3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汇本参考.doc_第4页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汇本参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汇本参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目录1初始条件12要完成的任务13设计方案14分析与计算24.1计算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24.2绘制根轨迹54.3仿真,阶跃响应74.3.1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74.3.2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85小结9参考文献11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1初始条件已知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要求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2要完成的任务1、MATLAB作出满足初始条件的最小K值的系统伯德图,计算系统的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2、前向通路中插入一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确定校正网络的传递函数。3、用Matlab画出未校正和已校正系统的根轨迹。4、用Matlab

2、对校正前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画出阶跃响应曲线,计算其时域性能指标。5、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要求写清楚计算分析的过程,列出MATLAB程序和MATLAB输出。3设计方案根据要求设计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确定各参数值,通过matlab对校正后系统编程分析,最终确定满足要求的传递函数,并通过matlab绘制系统的bode图、根轨迹以及通过Simulink对系统进行阶跃函数的仿真,计算时域指标。4分析与计算4.1计算校正后系统的传递函数有初始条件可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是:,要求校正后的速度误差系数,首先将传递函数化简成标准形式,可得到:根据速度误差系数公式可得到:K=7

3、50,则开环传递函数为:令s=jw,带入到上式,得到:利用matlab求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相角裕度和截止频率,以下是程序:K=750;G=zpk([],[0-5-10],K)bode(G);grid;[h,r,wx,wc]=margin(G)可得到相角裕度r=2.3353e-005,截止频率=7.07rad/s,穿越频率=7.07rad/s,幅值裕度h=1。以下是运用matlab得到的bode图:图4-1校正前系统的bode图接下来计算之后超前网络的传递函数,令=,=7,=0.01=0.07,=0.1=0.7,=22,绘制校正前后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图

4、4-2校正前后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由系统校正后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线可写出系统校正后的传递函数:运用matlab计算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程序如下:n=[21.42815]d=[0.02951.314.37710]g1=tf(n,d)[mag,phase,w]=bode(g1)margin(g1)运行后得:r=60.7Bode图如下:图4-3校正后系统的bode图4.2绘制根轨迹校正前系统根轨迹程序:num=1den=conv(conv([1,0],[1,5]),[1,10])rlocus(num,den)title('校正前系统根轨迹图')图4-4校正前

5、系统根轨迹校正后系统根轨迹程序:>>n=[10.7];>>d=[144.07487.0833.88];>>g1=tf(n,d);>>rlocus(g1);图4-5校正后系统根轨迹程序4.3仿真,阶跃响应4.3.1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通过Simulink构造校正前系统模型,如下所示:图4-6校正前系统模型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系统的峰值时间=1.5s,系统不稳定。图4-7校正前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4.3.2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通过Simulink构造校正后系统模型,如下所示:图4-8校正后系统模型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校正后系统的峰值时间=3s,

6、最大值=1.2,终值=1,调节时间=5s,根据超调量公式可得到超调量=20%。图4-9校正后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通过对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校正,可以看出,校正之后系统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的值,而不像校正之前的程发散状态。从bode图可以看到,校正后系统的相角裕度为60.7度,静态速度误差系数为15,均满足题目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串入的滞后超前传递函数达到了预期的要求。5小结自动控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交通、航空及航天等众多产业部门,极大的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改善了人们的劳动条件,丰富和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自动化装置无所不在,为人类文

7、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所做的题目是转子绕线机控制系统的串联滞后-超前校正设计,对于滞后超前校正,理论知识很容易理解,但真正的要去解答实际问题,总是会遇到很多我们在课本上没有遇到的问题,比如对于这个题目,若按照《自动控制原理》课本上讲述的方法,不仅做起来很麻烦,而且得不到满足要求的传递函数,经过查找资料,运用另外一种方法,可以求出校正后满足要求的系统,但对于滞后超前传递函数,又不满足标准形式,诸如此类问题,如果没有通过课程设计,没有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仿真,是很难发现的。不仅如此,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还对仿真软件matlab的强大功能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比如绘制根

8、轨迹、bode图等,这为我以后更好的应用这款软件奠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