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课件.ppt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课件.ppt

ID:57447290

大小:6.14 MB

页数:34页

时间:2020-08-19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课件.ppt_第1页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课件.ppt_第2页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课件.ppt_第3页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课件.ppt_第4页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MichelsonInterferometer沈阳城市学院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1.阿尔伯特-迈克尔逊简介(AlbertAbrahanMichelson,1852~1931)美国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迈克尔逊,1852年12月19日出生于波兰一个犹太商人家庭,1856年随父母移居美国.1873年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迈克尔逊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1883年任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开斯应用科学学院物理学教授1889年成为麻省伍斯特的克拉克大学的物理学教授。1892年到一个全新的大学——芝加哥大学任物理学系教授

2、,并成为该系第一任系主任。迈克尔逊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1907年迈克尔逊因为“发明光学干涉仪并使用其进行光谱学和基本度量学研究”而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10-1911年担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1923-1927年担任美国科学院院长。月球上的一个环形山是以他的名字命字。1931年5月9日逝世于加利福尼亚的帕萨迪纳。迈克尔逊及其对物理学发展的主要贡献2、“以太漂移”学说的提出十八世纪后,惠更斯、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并建立了光的波动理论。人们为了解释光的传播而引入“以太”的概念。设想“以太”是弥漫在

3、整个宇宙空间的一种物质。光借助“以太”这种介质传播。“以太”的提出是假设,被当时物理学界所接受。但如何用实验验证“以太”的存在,许多物理学家用不同的实验进行了检验,具有代表性的是迈克尔逊的干涉仪实验最为著名。3、迈克尔逊-莫雷实验按经典理论地球在“以太”中绕太阳公转,就象急驰的火车相对于周围空气运动而产生一股风一样.也应有一股“以太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就是为了测量“以太风”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引言迈克尔逊干涉仪是1883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莫雷合作,为研究“以太”漂移实验而设计制造出来的精密光学仪器,实验结

4、果否定了“以太”的存在,促进了相对论的建立.此后,迈克尔逊又用它做了两个重要实验,首次系统地研究光谱线的精细结构,以及直接将光谱线的波长与标准米尺进行比较.后人还利用该干涉仪的原理,研制出各种专用干涉仪.迈克尔逊因发明精密光学仪器和借助这些仪器在光谱学和度量学的研究工作中所做出的贡献,被授予了19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对于这个实验,爱因斯坦称赞是“物理学所有实验中最美的实验”,“迈克尔逊是伟大的天才”,是“科学家中的艺术家”。这个实验的成功,归功于迈克尔逊的“科学家的感触手法,尤其是对于对称形式的感觉”。 迈克尔逊本人体会到,这个实验

5、“需要研究者有学者的分析智慧、艺术家的审美和诗人的形象性语言。”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图最初的迈克尔逊干涉仪现代的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目的了解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原理及调节和使用方法;观察等倾干涉条纹,学会测量He-Ne激光的波长;学习测定纳光双线的波长差。实验仪器:迈史尔逊干涉仪:WSM200He-Ne激光器:JGQ-250扩束镜:迈克尔逊干涉仪的结构与光路固定镜M1可动镜M2分光板G1补偿板G2粗调手轮微调手轮刻度盘倾度微调倾度微调导轨毫米刻度盘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读数系统主尺粗动手轮读数窗口微动手轮33+0.52+0.00246=33.5

6、2246mm分度值1mm分度值10-2mm分度值10-4mm,可估读至10-5mm主尺粗动手轮读数窗口微动手轮最后读数为:?32.52215mm半透半反膜补偿板d11’22’迈克尔逊干涉仪原理图迈克耳逊干涉仪产生的干涉,与M1、M2之间的空气薄膜产生的干涉一样。实验原理DPLC3A1B2(n2>n1,薄膜上下表面平行)2与3的光程差为:加强明纹减弱暗纹等倾干涉原理点光源的等倾干涉条纹干涉条纹的级次K仅与倾角i有关,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中,具有同一倾角的反射光线会聚干涉,形成同一级次圆环形干涉条纹,称为等倾干涉条纹。条纹中心处,入射角i=

7、0对应条纹级次最高物理实验教学中心三实验测量原理迈干仪的干涉原理单色光源反射镜反射镜与成角补偿板分光板移动导轨扩束镜反射镜反射镜单色光源的像光程差为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产生的干涉相当于厚度为d的空气薄膜所产生的干涉,当M1与M2垂直时,即M1与M2‘平行时,可以观察到等倾干涉条纹。中心处两束相干光的两相干光束在空间完全分开,并可用移动反射镜的方法改变两光束的光程差.若中心处为明条纹,则若改变反射镜的位置,使中心仍为明条纹,则只要测出干涉仪中M1移动的距离∆d,并数出相应的“吞吐”环数∆k,就可求出λ.波长测量原理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观察干涉圆

8、环的环心,如增大d,k也增大,环心的级次也增大,环心不断冒出环纹,环纹增多变密;如减小d,则发生相反的情景,环心不断缩入环纹,条纹减少变疏。实验内容一、调整迈克尔逊干涉仪及其光路(1)粗调:①将M1、M2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