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复习提纲3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3

ID:5747055

大小:72.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24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3_第1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3_第2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3_第3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3_第4页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3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复习提纲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微生物类群与形态结构非细胞型(病毒)微生物古生菌(Archaea)原核微生物细胞型细菌(Bacteria)真核微生物(Eukarya)真菌(酵母、霉菌、蕈菌等)、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第一节真细菌(Eubacteria)基本形态:二、大小:1、德国科学家H.N.Schulz等1999年在纳米比亚海岸的海底沉积物中发现的一种硫磺细菌(sulfurbacterium),其大小可达0.75mm,Thiomargaritanamibiensis,---------“纳米比亚硫磺珍珠”一般细菌的大小范围:球菌——0.5

2、~1m(直径)0.2~1m(直径)X1~80m(长度)0.3~1m(直径)X1~50m(长度)(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细胞的结构:(见P39)一般构造:特殊构造:细胞壁:(1)概念:细胞壁(cellwall)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2)细胞壁的主要功能:(见P38)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参见P46)C.Gram(革兰)于1884年发明的一种鉴别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参见P26)1)革兰氏染色的原理;2)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A、肽聚糖:厚约20~8

3、0nm,由40层左右的网格状分子交织成的网套覆盖在整个细胞上。B、磷壁酸: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上特有的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3)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A、肽聚糖:埋藏在外膜层之内,是仅由1~2层肽聚糖网状分子组成的薄层(2~3nm),含量约占细胞壁总重的10%,故对机械强度的抵抗力较革兰氏阳性菌弱。B、外膜(outermembrane):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外层,由脂多糖、磷脂和脂蛋白等若干种蛋白质组成的膜,有时也称为外壁。位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8~10nm)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

4、脂A、核心多糖(corepolysaccharide)和O-特异侧链(O-specificsidechain,或称O-多糖或O-抗原)三部分组成。脂多糖的主要功能:LPS结构的多变,决定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的多样性;LPS负电荷较强,与磷壁酸相似,也有吸附Mg2+、Ca2+等阳离子以提高其在细胞表面浓度的作用,对细胞膜结构起稳定作用;类脂A是革兰氏阴性细菌致病物质——内毒素的物质基础;具有控制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部分选择性屏障功能;许多噬菌体在细胞表面的吸附受体。C、外膜蛋白(outermembraneprotei

5、n):嵌合在LPS和磷脂层外膜上的蛋白。有20余种,但多数功能尚不清楚;孔蛋白(porins)是由三个相同分子量(36000)蛋白亚基组成的一种三聚体跨膜蛋白,中间有一直径约1nm的孔道,通过孔的开、闭,可对进入外膜层的物质进行选择;脂蛋白(lipoprotein)是一种通过共价键使外膜层牢固地连接在肽聚糖内壁层上的蛋白,分子量约为7200。革兰氏阳性和阴性细菌的比较(参见P44,表3-2)4)细胞壁缺陷细菌:(参见P46)5)间体(mesosome,或中体):见P48细胞质膜内褶而形成的囊状构造,其中充满着层状或管状的泡囊。

6、多见于革兰氏阳性细菌。6)贮藏物(reservematerials):微生物储藏物的特点及生理功能:不同微生物其储藏性内含物不同,例如厌气性梭状芽孢杆菌只含PHB,大肠杆菌只储藏糖原,但有些光合细菌二者兼有;微生物合理利用营养物质的一种调节方式,当环境中缺乏能源而碳源丰富时,细胞内就储藏较多的碳源类内含物,甚至达到细胞干重的50%,如果把这样的细胞移入有氮的培养基时,这些储藏物将被作为碳源和能源而用于合成反应;储藏物以多聚体的形式存在,有利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平衡,避免不适合的pH,渗透压等的危害,例如羟基丁酸分子呈酸性,而当其

7、聚合成聚-β-羟丁酸(PHB)就成为中性脂肪酸了,这样便能维持细胞内中性环境,避免菌体内酸性增高。储藏物在细菌细胞中大量积累,还可以被人们利用。5、特殊的休眠构造——芽孢(参见P51)1)概念2)细菌芽孢的特点:整个生物界中抗逆性最强的生命体,是否能消灭芽孢是衡量各种消毒灭菌手段的最重要的指标;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重新转变成为营养态细胞;产芽孢细菌的保藏多用其芽孢;产芽孢的细菌多为杆菌,也有一些球菌。芽孢的有无、形态、大小和着生位置是细菌分类和鉴定中的重要指标;芽孢与营养细胞相比化学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容易在光

8、学显微镜下观察。(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芽孢染色)。3)芽孢的形成与芽孢的萌发过程4)芽孢的耐热机制(参见P55)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学说5)伴孢晶体(parasporalcrystal)(参见P56)特点:不溶于水,对蛋白酶类不敏感;容易溶于碱性溶剂。6、细菌细胞壁以外的构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