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doc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doc

ID:57475548

大小:1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8-23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doc_第1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doc_第2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doc_第3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doc_第4页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2 比例的基本性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设计理念】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例的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比例的意义的深化和发展,是后面学习解比例知识的基础。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阶段学习比例初步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想、反思等数学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本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先让学生学习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再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最后通过递进的分

2、层练习,深化比例的基本性质,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渗透假设、验证、优化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一一对应”和“变与不变”的思想。【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43页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了解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2、通过观察、猜测、举例验证、归纳等数学活动,经历探究比例基本性质的过程,渗透有序思考,感受变与不变的思想,体验比例基本性质的应用价值。3、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3、知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根据乘法等式写出正确的比例。【教学准备】PPT课件,学习报告单若干份。【教学预设】一、复习引入1、什么叫做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2、计算下面各比的比值,判断哪两个比能够组成比例?(1)2.4:1.6(2)3:5(3)60:40(4)9:15学生计算后,指名回答。(板书:2.4:1.6=60:403:5=9:15)【设计意图】数学课堂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本环节旨在回顾、判断中

4、唤醒学生对旧知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二、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1、观看视频,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比的各部分名称,知道了比有前项、后项和比值。想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吗?(想)请同学们仔细观看视频。【设计意图】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而自主的学习环境则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的问题的引领会助推这一目标的实现。2、判断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师:你能说出这两个比例(2.4:1.6=60:403:5=9:15)的两个外项和两个内项各是多少吗?(指名回答)师:我们把比例里两端的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

5、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我们还知道比有分数形式,比例也有分数形式,这个比例可以写成:=,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两个外项是多少?两个内项呢?(指名回答)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比例里还藏着什么奥秘,让我们继续探寻吧!三、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出示例1: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2.4:1.6=60:40=(1)小组合作要求:①同桌2人为一个小组。②一人计算两个外项的积,另一人计算两个内项的积。③说一说它们的积有什么关系?(2)小组汇报。预设: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2、验

6、证(1)师:这两个比例里有这样的规律,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都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呢?(学生猜想)师:那这个猜想对不对呢?我们怎样来验证呢?(举例验证)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来验证你的猜想!请同学们拿出学习任务单,完成学习任务1。(2)学生展示汇报。3、归纳师:同学们有这样的发现真了不起!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比例的基本性质)4、完善(1)师:你能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吗?如果用字母adbc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成什么?(ad=bc

7、)同学们,我们知道在比中后项不能为0,比例里有两个比,所以,这里,谁和谁也不能为0?(b、d)(2)师:我们还知道比例能写成分数形式:=,交叉相乘后得到:ad=bc,同样,这里b、d也不能为0。5、小结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大胆猜想、举例验证,我们发现了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现在,我们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决问题吧!【设计意图】自主思考是提高合作交流效率的前提,在小组交流、质疑辨别、练习巩固中,把接受性学习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很好地进行统一。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又能有效展示、发展学

8、生的思维过程、能力。四、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示范:(1)6:3和8:5     (2)0.2:2.5和4:50学法指导:可以采用假设法,假设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分别计算出两个外项的积是否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再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